珍爱生命谨防溺水汇报者:某某同学
目录contentsPart1触目惊心的事故Part2防溺水倡议书Part3防溺水安全常识Part4防溺水的重要性
触目惊心的事故Part1第一部分
溺水事故一2023年7月1日下午,一个4岁的小孩在浙江温州瓯海区潘桥街道高桐上杭路附近的河道玩水的时候不慎溺水,一名15岁的男孩连忙入水施救。经过救援,4岁的小孩子被人救起,15岁男孩却溺水身亡。
溺水事故二2024年7月3日下午6时许,广西南宁4名中学生结伴到邕江边玩耍,其中一学生不听劝阻强行下水,随即被水浪卷走。经一个多小时搜救作业,溺水学生终被打捞上岸,但已无生命迹象。
溺水事故三2022年8月23日,青岛平度4名学生在新河镇沙窝刘家村村头河边玩耍时,1人不慎落水,2人施救过程中相继落水,共造成3人溺亡。野外水下有旋涡、暗流,有渔网、水草缠绕风险,有深坑等情况,我们在下水前是看不到的,等下水后遇到,为时已晚。
溺水事故四2019年8月27日,菏泽郓城杨庄集镇后孙庄村民在黄河李集段杨集浮桥附近游玩,两名孩子不慎落水遇险,村民实施救援时,与两名孩子同时被水卷走,共造成4人溺亡。
防溺水倡议书Part2第二部分
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各班要按照方案认真开展教育活动,将本次活动传达到每位学生及家长,天天讲、时时记,力争我校防溺水专项教育活动取得预期效果,尽最大努力杜绝学生溺水死亡事故发生。
避免盲目施救发现有人溺水,要大声呼救,寻求成人帮助,同时拨打110报警并联系120急救人员。不要直接跳下水或手拉手施救,避免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寻找救生圈、木板、竹竿、树枝等抛向溺水者,救人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避免被拉入水中。
要孩子进行教育工作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准”: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擅自下水施救。
预防及应急前准备由二医负责,派出急救医生及准备医疗急救药品。溺水事故易发点的管理措施。保证日常的安全巡视,禁止学生游泳戏水。教师须学习掌握,急救法和其他安全救护措施,避免因延误而产生不利因素。做好对学生溺水事故易发区的安全管理、健全记录资料。
防溺水安全常识Part3第三部分
大声呼救并报警一旦目睹同学溺水,要立即大声呼救,尽量提高音量,让周边的成年人都能听到。呼喊声能迅速吸引他人注意力,使更多人参与到救援行动中来。同时,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在通话时保持冷静,清晰准确地告知接线员溺水地点,精确到具体街道、水域位置等关键信息。若知晓溺水者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也要一并说明。若能估计溺水时长,同样提供给接线员,这些信息能帮助急救人员快速定位事发地点,提前做好救援准备,为溺水者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
寻找合适救援工具在等待救援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争分夺秒寻找可用于救援的工具。仔细观察周围环境,看看是否有长竹竿,其长度优势可在不靠近水域的情况下伸向溺水者,让溺水者抓住以保持漂浮。若发现绳索,需检查其牢固程度,将一端系在稳固物体上,如大树、电线杆等,再将另一端抛向溺水者。要是现场有救生圈,应毫不犹豫地立即抛给溺水者。这些工具能帮助溺水者暂时缓解危机,稳定身体,为后续救援创造有利条件,在专业救援人员抵达前,可能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
切勿盲目下水救援如果自身不具备专业救援技能,千万不能盲目下水施救。溺水者在慌乱中,出于求生本能,力量会远超平常,可能会紧紧抱住施救者,导致两人都陷入危险,极大增加救援难度。此时,应坚守在岸边,利用身边现有的工具,如长棍、树枝等,伸向溺水者,协助其保持漂浮状态。同时,密切留意溺水者的情况,时刻关注其是否还有挣扎迹象,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来,确保自身安全才能更好地帮助溺水者。
判断溺水者状态当成功将溺水者救上岸后,需迅速对其状态进行判断。首先,将脸颊贴近溺水者口鼻,感受有无气流,同时眼睛观察其胸部是否有起伏,以此判断有无呼吸。接着,用食指和中指并拢,按压溺水者颈动脉,感受是否有搏动,判断心跳情况。此外,轻轻拍打溺水者肩部,在其耳边呼喊名字,查看意识是否清醒。通过这些简单且有效的判断方法,能快速掌握溺水者的身体状况,为后续急救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防溺水的重要性Part4第四部分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预防溺水的教育通常包括急救知识的培训。学生通过学习如何处理溺水事故,可以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这种能力在面对其他突发事件时同样重要,能够帮助他们在危机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关注预防溺水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任务。通过开展相关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可以引起家庭和社会对溺水问题的关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这种关注能够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学生创造更安全的生活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