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PLC的产生与特点任伟皓66课件.pptx
文件大小:2.22 M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1.23千字
文档摘要

主讲教师:任伟皓PLC的产生与特点

一、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汽车制造工业竞争激烈,为了适应生产工艺不断更新的需要,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首先公开招标,对控制系统提出的基本要求为:(1)编程简单,可在现场方便地编辑及修改程序;(2)价格便宜,其性能价格比要高于继电器控制系统;(3)体积要明显小于继电器控制系统;(4)可靠性要明显高于继电器控制系统;(5)具有数据通信功能;(6)输入可以是交流电115V;(7)输出为交流电115V,2A以上;(8)硬件维护方便最好是插件式结构;(9)扩展时,原有系统只需做很小改动;(10)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可以扩展到4KB。

一、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归纳后器核心为:(1)用计算机代替继电器控制盘;(2)用程序代替硬件连线;(3)输入/输出电平可与外部装置直接相连;(4)结构易于扩展。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根据上述要求,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并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生产上首次成功使用。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主要用于顺序控制,只能进行逻辑运算,故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简称PLC。

二、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1.可靠性高;2.编程简单;3.使用方便;4.维护方便;5.设计施工周期短。

三、可编程控制器与继电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比较1.可编程控制器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比较如下表所示表1可编程控制器与继电器控制系统比较比较项目继电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设备体积大,接线复杂,修改困难体积小,接线少,控制灵活,易于扩展控制速度动作速度慢(几十毫秒),易出现触点抖动动作速度快(几微秒),无触点抖动定时控制精度差,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精度高,不受环境因素影响,设置方便触点数量4-8对,易磨损任意多个,永不磨损工作方式并行施工串行施工设计施工设计、施工、调试必须顺序进行,周期长设计、施工、调试同时进行,周期短可靠性与可维护性寿命短,可靠性与可维护性差寿命长,可靠性高,有自诊断功能,易于维护价格、应用价格便宜,适宜于简单电路初期投资大,适宜于较复杂电路

三、可编程控制器与继电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比较2.可编程控制器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比较如下表所示表2可编程控制器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比较比较项目可编程控制器微型计算机应用范围工业控制科学计算机、数据处理、通信等使用环境工业现场机房输入/输出光电隔离,有大量的I/O接口没有专门的I/O接口程序设计梯形图语言,易于学习和掌握程序语言丰富。语句复杂,需专门的计算机知识系统功能自诊断、控制等配有较强的操作系统工作方式循环扫描方式中断方式可靠性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差体积、结构结构紧凑,体积小,外壳坚固,密封结构松散,体积大,密封性差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