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确定出发列车的车流来源
阶段计划的编制1.阶段计划的编制资料2.阶段计划的编制步骤3.阶段计划的编制方法4.各阶段的重点工作5.阶段计划的布置与传达
一.编制资料(1)班计划规定的本阶段列车到发、解编和车辆取送任务。(2)现车情况:调车场各股道存车情况,待解车列的编组内容、到达解体列车确报,各货物作业地点待取车数(重车按去向,空车按车种)。(3)阶段开始时到发线占用及机车交路情况。(4)调车机车作业进度和燃油储备。(5)机车交路及整备计划。(6)车辆扣修计划、站内施工计划。(7)车辆转场计划。
(4)按填记技术作业图表的规定,随时推算并填记调车场、装卸地点等处车流变化情况。
三.编制方法阶段计划的内容有很多项,但是在编制时主要是确定出发列车的车流来源、调车机车运用和到发线运用这三项。(1)出发列车的车流来源正常情况下,阶段计划应根据班计划的安排来确定各次出发列车的车流来源。但由于班计划的车流资料是预先推算的,列车实际到达的时间和编组内容、车辆实际装卸完了的时间和车数都有可能发生改变。因此,对于出发列车的车流来源,编制阶段计划和编制班计划不同,不能只按车流接续时间简单地推算,而必须根据各种车辆进入调车场的具体时间来确定每一出发列车的车流来源。也就是说,根据班计划的要求、调车场内的存车、到达列车确报以及预计到站时刻、本货物作业车装卸作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调车机车的运用,考虑到解、取送、编、发作业所需时间,逐列落实可供编组的车流量。
1.自编列车的车流来源已在调车场的车流,可随时用来编组列车,属可靠车流。已在车站的车流,只需通过解体或取车就可用来编组列车,属较可靠车流。将要到达或正在装卸作业的车流,这些车流属接续车流,可计划用来编组列车,但需喷时关注作业动态。为了保证班计划的落实还应有车流变化的补救方案。
2.组流上线为了确保班计划任务的自编列车能够按时正点发车,车站调度员在编制阶段计划时,必当前所掌握的车流资料和车站的有关作业进度,进行逐列落实各自编列车的车流来源,这一过程叫做组流上线。组流上线相关措施。由于班计划的时间跨度太大,在阶段执行过程中容易面临车流与运行线的矛盾。车流不足,出发运行线没有保证,造成计划落空;车流过大,运行线不够,造成车流积压,为了保证班计划任务的完成,应积极采取相关调整措施,使车流与运行线紧密结合。当车流不足时,考虑采取以下措施:
调整到达解体列车的解体顺序,将挂有编组急需车流的车列进行提前解体,以满足编组需要。组织接续车流快速作业,当车流接续时间少于规定的时间标准时,一方面对站存车流组织预编、预检;另一方面对到达的接续车流组织快速作业,实现车流紧接续。组织本站货物作业车补轴,根据编组需要,有计划地组织本站作业车的装卸与取送,以保证始发列车满轴正点出发。请求调度所或邻站,组织小运转列车提前送来急需车流,如果该站位于列车运行的前方站,可建议组织列车提前开出至前方站补轴。
当车流过大时,考虑采取以下调整措施:合并使用线路,将大车流方向的车辆暂时存放于车流较小方向的调车线上,存放时需加以注明。推迟解体或提前编组,对挂有车流较大方向的待解车列,可采用推迟解体的方法来减少调车线的占用;对已满线的待编车流,可采用提前编组来及时腾空调车线。不管是推迟解体还是提前编组,其前提是到发线够用。减少该方向的装车,在装车安排时,要有预见地减少或停止车流较大方向的装车。以减少该方向车流过大的压力。请求列调帮助,组织超轴列车,组织单机挂车或利用同方向的列车加挂不同到站的车流。如车流仍然积压过多时,可申请加开列车。
(2)推算各次列车的车流推算车流,分析最优的方案。
(二)编制调车机车运用计划调车机车运用计划用于合理安排每台调车机车在本阶段必须完成的调车工作以及调车工作的时间,它是车站阶段计划中的关键问题。只有合理运用调车机车,正确组织编解取送作业,才能加速调车场的车辆集结过车数,实现列车出发计划,为完成装卸任务和缩短列车停留时间创造条件。
合理分配调机工作任务,均衡作业负担。具有数台调车机车的车站,每台调车机车的工作任务都应有明确的规定。驼峰调车机车主要用于解体车列;牵出线调车机车的任务主要是及时完成列车编组工作,以确保按照列车运行图规定的时刻发车;取送调车机车运用计划主要是安排本阶段内取送车辆的地点和起止时间。
合理安排调车作业顺序,保证编组列车的需要。安排驼峰调车机车解体作业顺序时,要先解体急于腾空到发线和用于编组列车所需车流的列车,安排牵出线调车机车编组作业顺序时,要根据列车的出发时间,先编组最近出发的列车。
组织调车机车协同动作,减少非生产等待时间。当编组列车所需的车流,既有到达解体列车中的有调中转车,又有货场装卸完了的本站货物作业车时,应安排几台调车机车协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