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汽车文化》课件_汽车文化 第一章和第二章.pptx
文件大小:13.19 MB
总页数:20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3.91千字
文档摘要

汽车文化的内涵与构成汽车文化的表现形式与特性绪论第一章本章主要对汽车文化的构成及内涵、汽车文化的表现形式与特性进行介绍,使大家对汽车文化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和认识。

一、汽车文化是汽车与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第一节汽车文化的内涵与构成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汽车什么是汽车文化

第一节汽车文化的内涵与构成二、汽车文化的形成标志三、汽车文化的构成要素1.汽车的普及3.五大车展的确立2.汽车赛事的广泛开展4.汽车俱乐部与汽车相关衍生产业的大量涌现1.人文要素2.美学要素3.服务要素4.技术要素5.社会要素6.经济要素

一、汽车文化的表现形式第二节汽车文化的表现形式与特性二、汽车文化的主要特征1.规制表现2.语言表现3.行为表现4.视觉表现5.品牌表现6.延伸表现1.继承性2.时代性3.民族性4.互动性5.统一性与多样性6.创新性

汽车的诞生汽车发展简史第二章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本章主要对汽车的诞生、重要的发展阶段以及汽车工业在国际、国内的发展等进行介绍;熟悉世界汽车产业的布局,掌握世界汽车工业的几次重要变革;了解汽车工业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熟悉中国汽车工业在各发展阶段的显著特征,中国汽车工业早期的重要车型及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汽车企业和集团。

一、车轮和马车的发明第一节汽车的诞生早期的车轮指南车记里鼓车马车在人类历史舞台上盛行了几千年,为什么19世纪末出现的汽车能够迅速取代马车,成为人类生活中最普及也最重要的一种交通工具?在汽车诞生的过程中,涌现了哪些杰出发明家?他们的发明分别是什么?

第一节汽车的诞生二、蒸汽机汽车的发明尼古拉斯·古诺的蒸汽机车瓦特和他的蒸汽机艾文思的水陆两用汽车嘉内的蒸汽公共汽车进入17世纪,意大利、英国、法国真正开始了蒸汽机的研究,意大利的布兰卡,英国的撒马泽特和赛维利、纽科门和瓦特,法国的巴本都进行了相关研究。

第一节汽车的诞生三、内燃机的发明列诺尔的煤气内燃机奥托和他的四冲程内燃机狄塞尔和他的柴油机19世纪中期,科学家完善了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动力的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第一节汽车的诞生四、现代汽车的诞生本茨和他的第一辆三轮汽车戴姆勒和他的第一辆四轮汽车活塞式内燃机自19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已经比较完善。它热效率高、功率大、转速范围广、配套方便、机动性好,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内燃机的出现为汽车技术的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通常所说的汽车都是指搭载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作为动力的汽车,也就是所谓的现代汽车。

一、主要国家汽车工业发展简史第二节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世界汽车产业格局的变化世界汽车产业格局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在20世纪初,世界汽车产业逐渐形成了传统意义上的“6+3”格局,即世界汽车业排名靠前的六大(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丰田、雷诺—日产)、三小(标致雪铁龙、本田、宝马)。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扩大以及新兴汽车市场的崛起,全球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了“7+2”的格局。

一、主要国家汽车工业发展简史第二节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1.美国汽车工业发展简史第一阶段1893年,亨利·福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7年后,汽车开始大量生产,人类进入汽车时代。第二阶段这一时期,汽车制造工艺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开始拥有汽车,汽车的造型设计已经成为汽车制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通用汽车公司更率先成立了艺术与色彩部门。第三阶段利用空气动力原理,汽车引擎的设计在这个时期有了长足的进步。第四阶段随着喷气式飞机时代的来临,汽车造型也趋向底盘更低,车身更长、更宽,并在车后加上大大的尾翅。第五阶段消费者抛弃以往以大为美的汽车造型,传统而保守的造型蔚然成风,以甲壳虫为代表的小型汽车大为流行。第六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汽车工业几乎难以招架日本汽车业的凌厉攻势,日本的本田、日产、三菱和富士公司相继在美国开设工厂。1900—1915年1916—1929年1930—1942年1946—1959年1960—1979年1980—2000年福特流水线

第二节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2.日本汽车工业发展简史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1886—1910年1911—1940年1941—1960年1961年至今3.德国汽车工业发展简史日本汽车制造业的开山者应是吉田真太郎,1904年他成立了东京汽车制造厂,三年后制造出日本第一辆国产汽油轿车“太古里1号”,随后日本国内出现了众多汽车制造厂,出于军事的需要,政府颁布了《军用汽车补助法》,对汽车厂商进行扶持,这也成为早年日本汽车业发展的原动力。1980年,日本汽车总产量达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