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奇瑞汽车实习总结范文.docx
文件大小:14.71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1.81千字
文档摘要

奇瑞汽车实习总结

一、实习目的

这一次的实习,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自己在大学期间所学到的车辆理论知识和车辆制造的真实生产情景相结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体会车辆的生产过程,深刻地了解车辆的加工过程中的技术细节,从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将自己作为一名职场新人,融入到公司的氛围中,锻炼团队合作意识、沟通技巧和专业素质,从而实现从学生向工作人员的转变,为以后正式进入汽车产业积累实战经验和职业知识。

二、实习单位

奇瑞汽车,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创新型企业。公司一直秉承“质量第一,创新驱动”的发展思想,在汽车制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力求完美,在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方面有着很高的敏感度和探索的激情,是一家既有活力又有竞争力的公司。

三、实习内容

(一)基础认知阶段:零部件识别与工艺学习

第一次进厂,由指导老师张师傅系统地介绍了各种汽车零件的名称、功能和制造过程。大到引擎、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小到螺丝、垫片等基本零部件,张大师以“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结合车间的实际生产情景,让我对汽车结构有了一个立体的认识。比如,在讲解发动机组装过程时,他不但将各个部件的组装逻辑进行了细致的分解,而且还通过典型的故障实例,对由于组装错误而引起的性能问题进行了分析,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容易理解。

(二)实践操作阶段:从观摩到独立作业

在熟悉了制造工艺后,逐渐参加一些简单的实际操作工作,例如:零件的清洗,基础零件的装配。在张师傅的全程指导下,我第一次独自完成了门内饰板的装配。虽然由于操作不熟练而造成的扣合位置不正确,但经过张大师的“手把手”指导和反复练习,他终于掌握了精确调准、控力的方法,由“看会”向“做会”取得了突破。

四、实习过程

(一)初入职场的迷茫与导师引领

刚进工厂的时候,他就在紧张的等待着流水线和各种复杂的设备。张大师看出了我的忧虑,用一句“不要急,慢慢来,我来教你。”开始了一场半师半友的师徒生涯。从最基本的“怎么读懂工艺图”、“怎么用好工具”开始,他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把我带到了车间的七个主要生产环节,用“现场辨认+随机问题”的方法,让我迅速记忆了200多个零件的名字和用途。

(二)关键技能的突破与心态成长

在学习内燃机组装过程中,由于记不住一些传感器的安装次序,经常出现错误。张大师专门去废料区翻出了一台老旧的引擎模型,在工作台上进行实际的组装,通过“一步一步地示范——拆卸再现——单独操作”的反复练习,三天时间,我就学会了这个零件的组装过程。在我第一次独立进行整车线束测试时,张老师一直在旁边看着,直到我做完测试,他才指出了三个不合理的线头,这样的“激励”,让我在工作中获得了更多的经验,也让我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三)职场价值观的塑造

张大师不只是一个技术指导,同时也是一个事业上的引导者。他经常说:“一个部件的误差是毫米,一个是质量的差别。”他还以身作则,每天都要检查500多台发动机,保证零故障。这样一丝不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使我对“严谨”、“匠心”这两个专业的含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团队合作上,他教我“积极地填补空缺,而不是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在油漆区暂时缺少人手的时候,他领导着我们的小队,积极地帮助我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他学会了如何有效地和其他部门的同事交流。

五、体会与展望

(一)企业精神的启示

奇瑞汽车“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贯穿于每一个制造环节:智能工厂的机器人手臂精度达到0.01mm,质量检验小组对油漆光泽的测量精度达到小数点后二位。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使我明白了“工业生产没有‘一样’、只有‘零’的道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按照“工匠标准”来要求自己。

(二)师徒情谊的珍贵

张大师不但教我“怎样把一粒螺丝钉打牢”,还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什么是“职场温度”;在实习中,他几次抽空给我讲液压传动方面的知识,还把20年来的各种故障处理心得都拿出来分享。这种亦师亦友的友情,会在我的事业里留下最温馨的回忆。

(三)未来行动的方向

见习结束并非结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会用我在奇瑞所学到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会着重于对新能源汽车的三电技术进行研究,并加强跨部门合作和项目管理的能力,力争做一名“懂技术、懂管理、能创新”的复合型汽车人才,实现奇瑞人“打造全球最好的汽车”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