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列车新技术
CR400AF动车组技术提升
总体方案-技术提升
技术提升
长客股份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样车从创新、智能、安全、人性、绿色、经济六方面进行技术提升。
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科技水平
标准动车组
自主知识产权
打造中国动车的标准体系
融合四大平台
实现互连互通
中国特色气动头型
平顺化车体外形
采用TCN网+以太网控制与诊断列车
设故障识别手段
故障时自动控车
设智能控制终端,
指导日常检修维护
采用4G通信技术实现远程数据传输,提升地面同步监测
远程维护能力
主动安全防护
接近预警系统
地震预警系统
被动安全防护
碰撞吸能装置
总体方案-技术提升
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科技水平
标准动车组
人性化舒适乘坐体验
乘坐空间加大
座车设阅读灯
照明设多种模式
设电子票务显示
无线4Gwifi
旅客财产安保措施
节能环保设计理念
轻量化车体
废弃物集中处理
零排放
材料环保
零部件统型
合理的修程修制降低检修成本及故障率
总体方案-技术提升
创新-互联互通
通过互联互通设计,可以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相同速度等级动车组的重联运营、不同速度等级的动车组的相互救援,有效提升动车组的利用效率,实现运营组织的灵活性。通过解决不同动车组的互联、互通、互操作问题实现。
互联互通是中国标准动车组顶层功能指标之一
互联
互通
总体方案-技术提升
创新-统型
为减少配备备件种类,降低检修维护成本,开展96项零部件统型,统一修程修制
统型
座椅、侧门、车窗、车钩、滑板、闸片、车轴、锁类等,实现完全统型,满足整机和维护部件完全互换;
接口统一
电视、内外信息显示器、蓄电池、电压电流互感器、受电弓等,统一电气、机械接口,满足整机互换;
维护部件统一
空调、便器、水箱、开水炉等,实现维护部件和易损易耗件的统一
修程修制统一
一级维修6000公里或48小时,二级维修2~120(不含)万公里,三级维修120万公里或3年,四级维修240万公里或6年,五级维修480万公里或12年。
总体方案-技术提升
智能-TCN网+以太网、4G移动技术
采用4G移动通信技术,优化车-地无线传输系统,提升动车组故障信息、状态信息实时传输能力。
采用新一代列车网络控制系统(TCN网+以太网),首次构建百兆级以太网列车网络,提升信息处理技术。
动车组监测点2500余项,故障导向安全。
采用智能移动终端、WLAN无线设备、以太网单点维护、故障自动识别等技术手段,提高运用检修效率。
提供包括无线上网服务、新闻资讯、旅行信息、列车动态信息服务、旅客坐席及乘务工作管理等在内的智能化服务。
总体方案-技术提升
安全
具备列车失稳检测、烟火报警、轴温检测、受电弓视频检测等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设计完善。
设置碰撞吸能装置,耐碰撞设计全面满足EN15227全工况要求。
在确保走行安全的基础上,增加了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措施。
总体方案-技术提升
人性
二等座椅间距统一加大到1020mm、一等座椅间距统一加大到1160mm。
座车增设阅读灯、照明设多种模式。
增设无线wifi、电子票务显示。
增设旅客大件行李安全保存措施。
总体方案-技术提升
绿色
轻量化设计:
优化设计结构,同时采用碳纤维、镁合金、预浸料等先进的轻量化材料,在确保综合性能指标的前提下,降低整车自重,实现定员最大轴重小于16.5t(设计轴重17t)的目标,以达到减重、降耗、环保、安全的综合指标。
总体方案-技术提升
高效率牵引系统:
牵引系统效率0.85以上。
零排放:
所有污水、污物均集中收集,到站段后集中排放,实现全程零排放。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列车新技术
感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