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学时:2周数:时间:90min
课目、课题
装配设计
课堂案例夹紧卡爪部件装配设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
知识目标:熟悉装配设计环境元件组装的方法和流程装配约束的概念及使用
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导入零件,并利用约束条件将零件间的关系进行准确装配的方法
掌握装配体的编辑方法
掌握爆炸图的创建和编辑方法
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掌握根据元件的结构特征及装配要求,选择合理的装配约束进行装配设计的能力。
素质目标:?培养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培养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及较强的质量意识
重点
难点
组装元件的方法、装配约束的概念及使用、装配体的编辑
教学地点
普通教室□一体化教室□多媒体教室eq\o\ac(□,√)实训室□
实验室□企业现场□其他
教学方法及手段
常规教学□启发式教学eq\o\ac(□,√)现场教学□案例教学eq\o\ac(□,√)问题教学□
项目教学eq\o\ac(□,√)多媒体教学eq\o\ac(□,√)演示教学eq\o\ac(□,√)其他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作业布置、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教学过程90min
1.上一阶段学情分析总结5min
2.导入新课:装配设计环境、装配约束概念及类型、组装元件、设计方法(多媒体)20min
3.演示教学案例夹紧卡爪部件装配设计15min
4.下达任务5min
5.学生分组讨论实操30min
6.问题总结及知识点解析15min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学生能够理解装配设计的概念及工程需求,基本能够使用装配约束完成教学案例夹紧卡爪部件装配设计,学生学习兴趣较高,能够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焦作大学教案No1
授课内容
复习旧课
零件建模:
(1)形状特征:拉伸、旋转、扫描、螺旋扫描。
工程特征:孔、倒圆角、倒角、筋、壳。
基准特征:基准平面、基准轴线、基准点、基准坐标系。
(2)高副:两构件形成点或线接触。
特点:承受载荷时压强较高,较易磨损。
导入新课
4.1装配设计
基本术语
装配环境
设计方法
4.2组装元件
4.2.1课堂案例夹紧卡爪部件装配设计
任务下达
根据如图4-2-1所示夹紧卡爪部件装配工程图,完成装配体各元件组装操作。
任务解析
夹紧卡爪部件是组合夹具,在机床上用来夹紧工件,它由8种零件组装而成,分别是基体、卡爪、螺杆、垫铁、前(后)盖板、螺钉等零件如图4-2-2(a)所示。
形状特征创建中注意草绘平面的选择及草绘截面的绘制。
工程特征不能独立存在。
基准特征根据建模过程中的需要随时创建。
教师先演示教学;
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安全案例实操
卡爪底部与基体通过凹槽相配合,螺杆的外螺纹与卡爪的内螺纹相连接,而螺杆的缩颈处被垫铁卡住,使它只能在垫铁中转动,而不能沿轴向移动。垫铁用2个螺钉固定在基体的弧形槽内。为了防止卡爪脱出基体,前、后2块盖板用6个内六角圆柱头压紧螺钉连接在基体上。当用扳手旋转螺杆时,靠梯形螺纹传动使卡爪在基体内沿螺杆轴向移动,以便夹紧卡爪夹紧或松开工件。
本任务需要在新创建的装配文件中,将已创建好的夹紧卡爪部件的各元件模型,利用约束将其组装到组件中,来完成夹紧卡爪部件的装配设计,装配完成后效果如图4-2-2(b)所示。
3.任务实施
创建装配文件
组装基体元件“jiti.Prt”
组装垫铁元件“diantie”
组装螺杆元件(luogan.prt)
组装卡爪元件(qiazhua.prt)
组装前盖板元件(qiangaiban.prt)
组装后盖板元件(hougaiban.prt)
4.2.2知识点解析
组装元件的【元件放置】设计面板;
【放置】下拉面板中,显示元件放置的约束信息。
系统提供了11种约束类型:
自动约束;
距离;
角度偏移;
平行;
重合;
法向;
共面;
居中;
相切;
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