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讨.docx
文件大小:41.46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4.2千字
文档摘要

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课程观,以金融学课程中利率的计算与作用为例,在教学过程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渗透价值导向,实现专业知识点与思政完美融合,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效统一。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8-221-03

一、课程学情分析

大学生对《金融学》课程学习热情度高,对新鲜事物和前沿知识接受程度高,信息量大,知识面较宽,金融软件使用频率较高,但碎片化的大量信息容易让学生感到迷茫和焦虑,在金钱观和价值观上容易急功近利。

虽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对利率的计算(单利与复利)的理解过于表面,并不知道复利为什么更能体现利率的本质,由于复利在现实中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投资,比较复杂,在理解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障碍。通过校园贷等相关案例的讨论,让学生认清高息陷阱,认清利率的本质;通过学习利率的计算,对复利思维进行拓展,尤其是理解复利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背后金融逻辑,学会坚持,量变引起质变,理解金融(利率)对实体经济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分析与深化改造

本节课内容位于《金融学》教材第三章第二节利率的计算与作用,主要学习单利与复利的计算和利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学生能很快掌握利率的计算,但却比较难理解其背后的金融底层逻辑。因此,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融入了思政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用辩证的角度看待金融工具,金融工具的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使用金融工具的同时能造福国家,造福社会。结合现实情况探讨利率政策的调整,用金融的角度理解货币政策(利率政策)。

(一)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

教学重点:利率的计算、复利思维的拓展。

解决方案:教师引入案例进行讲解,派学生代表上台演算单利与复利,通过演算加深对利率公式的记忆和理解。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头脑风暴。

思政元素挖掘:引导学生边听课边讨论边计算,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利率的思维,理解“坚持加努力,复利出奇迹”。

教学难点:如何从金融的角度来看,复利被爱因斯坦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背后逻辑,复利思维的拓展和利率的作用。

解决方案:用24美元买下曼哈顿岛的案例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用公式和图形引导学生对复利思维做进一步拓展。辩证的角度看待利率的作用,从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进行探讨。

思政元素挖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现实宏观经济政策。引导学生通过金融关注现实经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的深化改造

课程团队开展了充分的课程思政设计与改革。思政融入部分,教学团队紧紧围绕金融专业知识点,深入思政元素挖掘,细化思政育人目标,建立了思政素材库、竞赛项目库、金融案例库、优秀作品库。围绕课程知识点构建了金融思政十大综合主题故事及案例。通过具有中国元素的金融故事,巧妙融入金融专业知识点,润物无声地完成如诚信精神、家国情怀、创新思维、国际视野等价值塑造。比如在讲解利率的环节,融入“校园贷”案例的探讨来讲解利率的本质与风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价值观。

(三)整体的设计与实施——一察两学三看四过程

1.一察:觉察自身。在课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引导学生意识自己的内在或外在体验、感受、思想或行为的过程,尤其是对计算的畏难情绪,对案例讨论以及小组合作中出现的推脱行为。在自我的觉察中认识自己,在错误中培养勇于面对和调整的勇气,在对比中,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

2.两学:模仿式学习,提升式学习。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教师抛出问题为引导,以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分解分析任务,挖掘利率背后的金融底层逻辑,讲好中国金融故事,厚植家国情怀。

3.三看:回望历史,着眼当下,展望未来。通过国内外不同利率的政策对比,展开平等交流,观点碰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视频展示往届学长学姐优秀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4.四过程:初探、互动、转换与完成。在初探中,掌握基本的计算与相关概念;在互动中讨论激发自主学习动力,在转换的过程中坚定专业信念,探究复利背后的逻辑,扩展知识,讲中国元素的金融故事;最后在合作中完成对利率作用的分析,升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具体课堂实施围绕“导学做融”展开。

在“导”的层面,导入思政,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如设计事件导入、故事导入、情境导入和比较导入,实现课程思政与金融专业知识点的完美融合。本节课程通过导入发生在众多学生身边的“校园贷”的案例,从生活实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启发式问题,提出问题,同样是贷款,为何“校园贷”利率如此之高,提高学生的深入探究的学习精神,也为后面的“学”埋下伏笔。

在“学”的层面,融入思政,通过故事线、新闻线、答疑线将思政元素与金融专业知识完美融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