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库及答案
单选题
1.我国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A.1954年
B.1975年
C.1978年
D.1982年
答案:D。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1954年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75年、1978年对宪法进行了修改,但都存在一些历史局限性。1982年宪法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丰富经验,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
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公民
B.人民
C.工人阶级
D.农民阶级
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范围比人民更广,包括人民和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等。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人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答案: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4.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权力
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是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公民有权利接受教育来提升自己,同时也有义务通过接受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权力一般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与公民的受教育情况不相关。
5.我国国旗的颜色和图案是()。
A.红色旗面,左上角有五颗黄色五角星
B.蓝色旗面,中间有一颗白色五角星
C.绿色旗面,右下角有一颗红色五角星
D.黄色旗面,四周有四颗蓝色五角星
答案: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一个中心而团结。
6.以下哪种行为是合法的?
A.小明在网络上随意辱骂他人
B.小红在图书馆安静地看书
C.小刚故意破坏公共设施
D.小强偷偷拿别人的东西
答案:B。在图书馆安静看书是遵守公共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合法行为。在网络上随意辱骂他人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故意破坏公共设施违反了治安管理相关规定;偷偷拿别人东西属于盗窃行为,都是违法的。
7.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共产主义价值观
C.集体主义价值观
D.个人主义价值观
答案: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对于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共产主义价值观是更高级的社会形态的价值追求;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不是宪法倡导的表述;个人主义价值观强调个人利益至上,与我国的主流价值观不符。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年。
A.2
B.3
C.4
D.5
答案: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每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两个月以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多选题
1.以下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有()。
A.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B.遵守宪法和法律
C.依法纳税
D.保守国家秘密
答案:ABC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依法纳税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这些义务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责任。
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D.监督权
答案:AB。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本形式。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不属于政治权利和自由范畴。监督权是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