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文书标准
目录
申请仲裁须知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申请书(供劳动者申请仲裁使用)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申请书(供用人单位申请仲裁使用)
口头申请仲裁笔录
仲裁审查申请书
收件回执(一式二联)
送达确认书
先行调解建议书
集体争议案件代表人推举书
立案组庭审批表
仲裁审查申请立案审批表
受理通知书(一式二份)(样式一)
受理通知书(一式二份)(样式二)
不予受理通知书(一式二联)
仲裁审查申请受理通知书(一式二联)
仲裁审查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一式二联)
关于移送案件管辖的函
案件移送接收回执(一式二联)
案件移送通知书
关于对……一案报请指定管辖的请示
关于对……一案报请指定管辖的复函
应申请通知书(一式二份)(样式一)
应申请通知书(一式二份)(样式二)
追加仲裁第三人通知书(一式二份)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
授权委托书
举证通知书
证据目录
答辩书
转为一般程序申请书
转为简易处理申请书
委托庭前调解同意书
管辖异议申请书
回避申请书
回避申请审批表
委托调解书
撤回仲裁申请书
撤回仲裁审查申请书
准许撤回仲裁审查申请通知书
另行申请仲裁通知书
仲裁庭组成人员和开庭通知书
仲裁庭组成人员和开庭通知书(存根)
延期开庭审理申请书
不公开审理申请书
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
准许/不准许证人出庭作证通知书
延长举证期限申请书
鉴定申请书
委托鉴定/勘验函
协助查询函
调查取证申请书
调查笔录
勘验笔录
增加或变更仲裁请求申请书
庭审笔录
调解笔录
旁听人员登记表
仲裁庭评议笔录
仲裁裁决书(样式一)
仲裁裁决书(样式二)
仲裁裁决书(样式三)
仲裁调解书(供仲裁调解使用)
仲裁调解书(供调解协议仲裁审查使用)
仲裁决定书(供仲裁委员会处理管辖异议使用)
仲裁决定书(供仲裁委员会撤销案件使用)
仲裁决定书(供仲裁委员会处理撤回仲裁申请使用)
仲裁决定书(供仲裁委员会处理申请人拒不到庭使用)
仲裁决定书(供仲裁委员会中止案件审理使用)
仲裁决定书(供仲裁委员会补正仲裁裁决书使用)
仲裁决定书(供仲裁委员会转为一般程序使用)
仲裁决定书(供仲裁委员会转为简易处理使用)
仲裁决定书(供仲裁委员会决定不予制作调解书使用)
案件延期审批表
案件延期通知书
中止审理审批表
先予执行申请书
移送人民法院先予执行函
送达回证
公告(供仲裁委员会公告送达开庭通知书使用)
公告(供仲裁委员会公告送达仲裁裁决书使用)
仲裁建议书
结案审批表
仲裁案卷封面
仲裁案卷目录
备考表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申请仲裁须知
一、受案范围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争议:
1.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因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2.实施公务员法的机关与聘任制公务员之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与聘任工作人员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
3.事业单位与其建立人事关系的工作人员之间因终止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4.社会团体与其建立人事关系的工作人员之间因终止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5.军队文职人员用人单位与聘用制文职人员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的其他争议。
二、本仲裁委员会的管辖范围
……
三、受理条件
仲裁申请人在递交仲裁申请材料前应先从下列几方面自行审核:
1.申请人与本案是否有直接利害关系;
2.申请仲裁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人事争议;
3.申请仲裁的劳动人事争议是否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管辖;
4.申请书及有关材料是否齐备并符合要求。
四、提交书面材料须知
1.仲裁申请书
内容包括当事人基本情况(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住所、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具体明确的仲裁请求及金额、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申请人应当提供经确认无误的通讯地址作为仲裁文书送达地址,如地址变更须及时书面告知仲裁委员会。因申请人自己提供的送达地址不准确、拒不提供送达地址、送达地址变更未及时告知仲裁机构、申请人本人或者申请人指定的代收人拒绝签收,导致仲裁文书未能被受送达人实际接收的,文书退回之日视为送达之日。
申请书及证据除提交正本外,还应按被申请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由申请人本人签名(如有代笔人需注明,并由本人捺印确认)。
2.其他材料
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