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领域应用系统信创适配改造实施规范
编制说明
目录
1.工作简况 1
1.1.任务来源 1
1.2.起草单位 1
2.目的和意义 1
3.编制原则及过程 1
3.1.编制原则 1
3.2.编制过程 2
4.标准的主要内容 3
5.知识产权情况说明 4
6.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4
7.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5
8.标准性质的建议 5
9.标准实施建议 5
10.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5
1
1.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根据《关于〈自然资源领域底座软件信创算力资源需求评估规范〉三项团体标准的立项公告》(粤政务协会〔2025〕10号)相关要求,《自然资源领域应用系统信创适配改造实施规范》团体标准由广州市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原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自动化中心)提出,由广东省数字政务协会归口及发布。
1.2.起草单位
起草单位拟包括:广州市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广东省数字政务协会、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广州数据集团有限公司。
2.目的和意义
《自然资源领域应用系统信创适配改造实施规范》团体标准旨在为非涉密自然资源领域应用系统的信创适配改造提供一套完整且具有操作性的实施规范:一是明确立项规划、适配改造和测试验收等各阶段的工作内容与要求,规范改造流程;二是推动信创基础软硬件及国产专业软件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的发展。该标准的编制对推动自然资源领域的业务应用系统的信创改造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编制原则及过程
3.1.编制原则
本标准制定遵循以下原则:
2
(1)协调性
本标准遵循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密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情况与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要求,以及自然资源领域应用系统信创适配改造实施的高标准高要求,本标准与国家政策、标准规范及行业发展相协调相适应。
(2)实用性
本标准在编制的过程中,广泛结合信创建设发展实际情况,针对自然资源领域应用系统信创适配改造实施规范的迫切需求,对立项规划阶段、适配改造阶段以及测试验收阶段等方面进行规范,并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必要验证工作,具有实用性、合理可行、切实可用。
(3)规范性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
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规定的格式进行编写。
3.2.编制过程
2025年02月28日,广东省数字政务协会发布关于《自然资源领域应用系统信创适配改造实施规范》团体标准的立项公告
2025年3月19日,由广州市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组织成立标准编制组并召开第一次研讨会,会议上根据前期资料搜集和初步调研,形成标准制定工作方案和内容大纲,包括基本原则与要求、计划进度、人员的工作分工等。
2025年3月20日—2025年4月10日,根据计划开展标准草案编制工作,包括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开展调研论证等工作,对标准框
3
架和相关技术内容反复进行了研讨,形成了标准初稿。
2025年4月11日,广州市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召开第二次研讨会议,广州市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领导、各部门技术骨干代表,以及广东省数字政务协会代表出席会议评审专家,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代表出席会议汇报标准编制工作。在会议上该标准的编制小组主要汇报了自然资源领域应用系统信创适配改造的总体要求、适配验证、数据迁移以及验收要点,并提出了针对空间数据库、地图文档等本领域数据的迁移要求。中心领导提出了该标准应增加性能优化以及属地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要求的修改建议。
2025年4月18日召开第三次团体标准研讨会,针对征求意见稿进行公示前的组内审议,对少部分存在异议的内容进行讨论研究,经修改完善后形成《自然资源领域应用系统信创适配改造实施规范》(征求意见稿)。
4.标准的主要内容
本文件规定了非涉密自然资源领域应用系统在立项规划阶段、适配改造阶段和测试验收阶段的适配改造实施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承建单位开展非涉密自然资源领域应用系统适配改造实施工作。
立项规划阶段:为项目的顺利启动和实施奠定基础。建设单位需确保立项符合相关管理规定,开展可行性研究评审。项目申报前要对单位的信息化、业务和数据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并进行信创改造专项研究。然后根据调研结果编制应用适配改造和数据迁移设计方案,涵盖基础软硬件环境替换、应用系统代码适配等内容。最后,依据相关
4
规范对改造成本进行评估,保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