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全民(生态日环境保护及相关规定)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docx
文件大小:33.17 K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1万字
文档摘要

2024年全民(生态日环境保护及相关规定)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一、单选题

1.2024年全国生态日的主题是()

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B.“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C.“珍爱自然,保护生态”

D.“绿色发展,美丽中国”

答案:A。解析:2024年全国生态日活动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主题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省级人民政府

答案:A。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这明确了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主体责任。

3.以下哪种行为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分类投放生活垃圾

D.在野外焚烧秸秆

答案:C。解析: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有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在野外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烟尘,污染空气。

4.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自()起施行。

A.2023年1月1日

B.2023年6月1日

C.2024年1月1日

D.2024年6月1日

答案:C。解析: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对水污染防治的各个方面做出了更严格和细致的规定。

5.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A.超过,未完成

B.达到,未完成

C.超过,完成

D.达到,完成

答案:A。解析:为了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采取暂停审批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措施,以督促该地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6.以下哪种能源属于清洁能源()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

答案:D。解析:太阳能是清洁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污染物。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不属于清洁能源。

7.《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倡导环保驾驶,鼓励燃油机动车驾驶人在不影响道路通行且需停车()以上的情况下熄灭发动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A.1分钟

B.2分钟

C.3分钟

D.5分钟

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倡导环保驾驶,鼓励燃油机动车驾驶人在不影响道路通行且需停车3分钟以上的情况下熄灭发动机,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尾气排放。

8.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A.查封、扣押

B.拆除、销毁

C.没收、拍卖

D.关停、取缔

答案:A。解析: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规排放污染物且可能造成严重污染时,县级以上相关部门有权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以防止污染进一步扩大。

9.国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大对()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A.重点生态功能区

B.经济发达地区

C.资源开发地区

D.工业集中地区

答案:A。解析:国家通过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激励这些地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10.以下哪种植物对大气污染具有监测作用()

A.仙人掌

B.苔藓

C.绿萝

D.吊兰

答案:B。解析:苔藓植物对大气污染非常敏感,其叶片通常只有一层细胞,污染物容易侵入,所以可以作为大气污染的监测植物。仙人掌、绿萝和吊兰主要具有净化空气等作用,但对大气污染的监测作用不明显。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有()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酸雨

答案:ABCD。解析: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等问题;土地荒漠化使可利用土地减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酸雨会对土壤、水体、植被等造成损害,这些都属于生态环境问题。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权利。

A.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