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全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环保知识考试题(附含答案).docx
文件大小:29.13 K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7.88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全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环保知识考试题(附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本法所称噪声污染,是指超过()或者未依法采取防控措施产生噪声,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A.国家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

B.地方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

C.行业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

D.企业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噪声污染是指超过国家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或者未依法采取防控措施产生噪声,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2.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噪声排放标准。

A.国家

B.地方

C.行业

D.企业

答案:A

解析: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职责之一就是制定国家噪声排放标准,以规范全国范围内的噪声排放管理。

3.新建、改建、扩建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依法进行()。

A.环境影响评价

B.安全评价

C.节能评价

D.卫生评价

答案:A

解析:对于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建设项目,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建设单位的法定义务,通过评价来评估项目对环境包括噪声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4.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禁止夜间进行()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

A.产生环境噪声污染

B.产生轻微噪声

C.产生较大噪声

D.产生一般噪声

答案:A

解析: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为了保护居民等的正常生活,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特殊情况除外。

5.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D.乡级以上人民政府

答案:A

解析: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需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以确保作业的必要性和合规性。

6.建设单位在开工建设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将()报城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A.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B.施工方案

C.人员安排

D.工程进度计划

答案:A

解析:建设单位开工前应将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报城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便于主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

7.新建居民住房的房地产开发经营者应当在销售场所公示住房可能受到噪声影响的情况以及()。

A.采取的防治措施

B.周边环境情况

C.小区规划情况

D.房屋质量情况

答案:A

解析:房地产开发经营者有义务在销售场所公示住房可能受到噪声影响的情况以及采取的防治措施,保障购房者的知情权。

8.民用机场所在地()应当会同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划定噪声敏感建筑物禁止建设区域和限制建设区域。

A.地方人民政府

B.机场管理机构

C.生态环境部门

D.交通部门

答案:A

解析:民用机场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会同相关部门划定噪声敏感建筑物禁止建设区域和限制建设区域,以合理规划区域建设,减少噪声影响。

9.排放噪声的单位和公共场所管理者,应当建立(),明确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A.噪声污染防治责任制度

B.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C.质量管理制度

D.财务管理制度

答案:A

解析:排放噪声的单位和公共场所管理者建立噪声污染防治责任制度,有利于明确各方面责任,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10.对可能产生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商业经营活动,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轻噪声污染,并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备案。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管理部门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答案:A

解析:商业经营活动经营者应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以便生态环境部门对其噪声污染防治情况进行监管。

11.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应当遵守公共场所管理者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声污染;不得违反规定使用()。

A.音响器材

B.高噪声的音响器材

C.乐器

D.扩音设备

答案:B

解析:在公共场所开展活动时,不得违反规定使用高噪声的音响器材,以避免对周围环境和他人造成噪声污染。

12.家庭及其成员应当培养形成减少噪声产生的良好习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饲养宠物和其他日常活动尽量避免产生()噪声对周围人员造成干扰。

A.不必要的

B.轻微的

C.较大的

D.持续的

答案:A

解析:家庭及成员应尽量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噪声,以减少对周围人员的干扰,营造良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