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专职辅导员招聘考试试题
《综合知识》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说明】
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
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在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般可通过以下哪项解决生活费问题?()。
A.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勤工助学
B.国家奖助学金和勤工助学
C.国家奖学金和勤工助学
D.国家助学金和勤工助学
【答案】:D
2.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是大学生享有的()
A.义务
B.权力
C.权利
D.待遇
【答案】:C
3.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A.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
B.优先推荐上高一层次学校
C.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审、优先审批定兵()。
D.优先选拔使用
【答案】:B
4.()已成为决定大学生学习效果及其日后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素质。
A.自主学习能力
B.持之以恒的毅力
C.远大理想
D.知识迁移能力
【答案】:A
5.下列关于心理咨询主要形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话咨询能够有效降低咨询者的顾虑,具有保密性,能够深入彻底解决心理问题
B.书信咨询对那些不愿意或者不方便与咨询者面谈的求询者较为适用
C.个体咨询是心理咨询最主要的形式,它在咨询者与求询者之间建立了一对一的关系
D.团体咨询多用于解决一般性的表层心理咨询问题,如恋爱问题、时间管理、人际交往问题
【答案】:A
6.在教学活动中,大学教师不能侵犯学生的权利,学生也可以对教师实施监督这表明教师与学生之间是()
A.教学关系
B.法律关系
C.道德关系
D.人格关系
【答案】:B
7.大学生交往内容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交往地点、交往渠道、交往方式
B.交往对象、交往渠道、交往地点
C.交往对象、交往地点、交往方式
D.交往对象、交往渠道、交往方式
【答案】:D
8.下列不属于我国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的有()。
A.促进国际科学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为世界公民精神作出贡献
B.以德修身,率先垂范
C.增强献身科技、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D.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
【答案】:A
9.承载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基础和载体并体现高校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标志的是()
A.学校办学特色
B.学科建设
C.学位点建设
D.科学研究
【答案】:B
10.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作用。
A.决定
B.桥梁
C.主导
D.关键
【答案】:C
11.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职业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不断提升实践的合理性,逐步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是()。
A.学历进修
B.校本研修
C.岗位培训
D.教学反思
【答案】:D
12.关于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现成的研究成果都能直接作用教学内容
B.高校的教学与研究是两种活动过程有别的活动
C.现成的研究活动未必都能直接引入教学过程
D.高校的教学与研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答案】:A
13.在我国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中,有权对高等学校进行行政管理的主体属于高等学校的()。
A.“举办者”
B.“管理者”
C.“评价者”
D.“办学者”
【答案】:B
14.“好学不倦,努力精通业务,精益求精”是教师职业道德中()在实践中的具体要求。
A.廉洁从教
B.团结协作
C.严谨冶学
D.依法执教
【答案】:C
15.在自主性学习中,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是()
A.教师代替学生思考
B.主体
C.学生依赖教师
D.客体
【答案】:B
16.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当前事物产生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倾向,如赞成与反对、喜爱与厌恶、趋向与回避等心理准备状态称为()。
A.思维定势
B.行为定势
C.心理定势
D.态度定势
【答案】:D
17.高等学校据()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进行招生、教学、毕业生分配等项工作。
A.学校需求
B.专业
C.课程
D.学生需求
【答案】:B
18.教师与家庭法律纠纷的特点
A.诉讼案由多为未成年学生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与服不服学校处分无关
B.诉讼主体不包括未成年人
C.以上都是
D.教师和学校均可列为被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