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基于ADRI模型公司治理课程思政教学探索.docx
文件大小:39.86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2.94千字
文档摘要

基于ADRI模型公司治理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摘要:思政元素嵌入专业课程已成为推动我国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主要教学渠道。基于ADRI模型,以公司治理课程为例,将思政元素有机嵌入教学中,全面塑造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责任观、文化观、科学观。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着手,深入剖析在教学环节中进行课程思政的开展方式、评价反馈等方面,为之持续优化改进,形成课程思政的教、学、考、评体系的良性迭代循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水平,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F061.3;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0-203-03

二、公司治理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新时代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对新文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挖掘相关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加深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基本原理以及前沿知识的有机融合,对于提高思想工作效率和思政教学成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教育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他们的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心理情感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3]。顺应新一轮的高校教学改革,思政元素嵌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势在必行。

(一)公司治理课程简介与培养宗旨

公司治理学是在企业改革实践的背景下产生的,由单一课程向多学科交叉领域扩展,涉及管理、经济、法律等学科知识。随着国内公司治理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该课程已纳入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任课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能运用课程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公司的治理能力,还需要培养他们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与规范、文化自信等,与高校“既重教书,又重育人”的办学宗旨相吻合。

(二)ADRI模型教学实践的可行性

ADRI模型是促进教学闭环,实现不断循环上升的一种教学质量管理,主要的设计原理是从Approach(制定课程培养目标)到Deployment(施行课程教学过程)再到Results(施行成果评价)最后到Improvement(改善实践方案),形成在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进行教学、评估、改善再实施的闭环体系,通过不断地优化和迭代循环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三、ADRI模式下课程思政嵌入性教学实践

(一)A(approach)阶段:制定课程培养目标

制定课程培养目标是进行课程思政工作开展的基础,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任课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内容,将课程目标和德育目标充分融合[4]。解决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贴标签”“两张皮”的现象。作为社会主义高校要始终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展开课程思政的建设。以公司治理课程为例,在授课中应注重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四观统一”即道德观、文化观、科学观和责任观,道德观主要体现在德法兼修、经世济民、诚信服务;文化观主要体现在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弘扬传统和革命文化;科学观主要体现创新和探索精神、工匠精神;责任观体现在责任和服务意识、使命与担当。表1为公司治理课程目标增加的思政元素。以“润物无声、盐溶于水”的方式嵌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并行。

(二)D(Deployment)阶段:施行课程教学过程

“公司治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创新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施行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要协同发力,践行“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5]。首先,任课教师要不断深入挖掘课程内容,找到与之匹配的思政元素并精准嵌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二次开发[6];其次,运用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课程思政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来丰富课程的感染力;最后,加强课堂内外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帮助学生探索科学管理,培养他们未来成为德才兼备优秀的管理人员。具体如表2所示,针对“公司治理”课程在各篇章中嵌入课程思政元素和教学方式。

(三)R(Results)阶段:施行成果评价

课程思政评价是检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的关键环节,也是推进和检验思政育人成效的抓手[7]。为此,学生及任课教师成为主要的调查对象。

(四)I(Improvement)阶段:改善实践方案

该阶段是对前面三个阶段的总结和分析,依据专业课程培养目标、拟定学习成效以及不同营运范围的准则而进行,在施行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和总结问题,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效果评估结果[8],通过修正、施行、评价、实践形成闭环,不断迭代循环上升,优化教学质量管理,达到课程思政育人的目的。

1.学校层面。学校应当健全整合资源共享机制,不仅要打造本校的课程思政资源共享平台体系,也要加入跨区域、跨高校间的共享资源在线流转平台,形成高校课程思政教师共同体,让任课教师围绕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素质培养的三维目标,培养更多的教师打造优秀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在教师激励和奖惩考评体系中,学校除了对教师学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