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西药学三基三严模拟习题+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有关杜冷丁不正确的描述是()
A、杜冷丁又称哌替啶
B、代谢产物为去甲哌替啶
C、止痛强度为吗啡的10倍
D、去甲哌替啶具有中枢神经毒性作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杜冷丁又称哌替啶,其代谢产物为去甲哌替啶,去甲哌替啶具有中枢神经毒性作用。杜冷丁止痛强度为吗啡的1/10~1/8,并非10倍,所以选项C描述不正确。
2.连续使用后容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是()
A、兴奋剂
B、精神药品
C、毒性药品
D、麻醉药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精神药品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毒性药品是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兴奋剂是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的一类药物。所以连续使用后容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是麻醉药品。
3.可轻度抑制0相钠内流,促进复极过程及4相钾离子外流,相对延长有效不应期,改善传导,而消除单向阻滞和折返的抗心律失常药
A、普萘洛尔
B、维拉帕米
C、利多卡因
D、普罗帕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利多卡因对希-浦系统和心室肌发生作用,可轻度抑制0相钠内流,促进复极过程及4相钾离子外流,相对延长有效不应期,改善传导,而消除单向阻滞和折返。普萘洛尔主要通过阻断β受体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普罗帕酮明显阻滞钠通道;维拉帕米主要作用于房室结,抑制钙通道。
4.引起小儿秋冬季流行性腹泻的致病源是
A、轮状病毒
B、肠道病毒
C、大肠杆菌
D、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轮状病毒是引起小儿秋冬季流行性腹泻的主要致病源。肠道病毒可引起多种疾病,但不是秋冬季流行性腹泻的常见致病源。大肠杆菌可引起肠道感染等,但不是典型的秋冬季流行性腹泻致病源。所以答案选A。
5.下列药物中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最强的是
A、诺氟沙星
B、洛美沙星
C、氧氟沙星
D、环丙沙星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具有强大抗菌活性,其抗菌活性在喹诺酮类药物中是比较突出的,优于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和洛美沙星等。
6.急性上皮性疱疹性角膜炎()
A、金刚烷胺
B、齐多夫定
C、两性霉素
D、碘苷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碘苷主要用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对急性上皮性疱疹性角膜炎疗效显著。齐多夫定主要用于治疗艾滋病;金刚烷胺主要用于抗病毒和抗震颤麻痹;两性霉素主要用于深部真菌感染。
7.患者,女,32岁,因宫外孕入院手术治疗,术后24h尿量降为300ml/日达4天以上,最佳治疗方案是
A、透析疗法
B、使用大量利尿剂
C、使用甘露醇
D、使用扩血管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术后24h尿量降为300ml/日达4天以上,提示急性肾衰竭。透析疗法是治疗急性肾衰竭的重要措施,能替代肾脏的部分排泄功能,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多余水分等,维持内环境稳定,是最佳治疗方案。使用大量利尿剂可能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甘露醇主要用于降低颅内压等,对急性肾衰竭并非最佳选择;使用扩血管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肾脏排泄功能障碍问题。
8.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开具吗啡控释片,每张处方不得超过()常用量。
A、15日
B、10日
C、7日
D、一个月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规定,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吗啡控释片属于控缓释制剂,所以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
9.《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中规定:医疗机构根据需要设置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周转库,周转库应()
A、每季度结算
B、每月结算
C、每天结算
D、每周结算
正确答案:C
10.氟替卡松长期吸入使用不会导致()。
A、腹泻
B、喉部不适
C、口腔和咽喉白色念珠菌感染
D、声音嘶哑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氟替卡松长期吸入使用可能会导致声音嘶哑、喉部不适、口腔和咽喉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局部不良反应,但一般不会导致腹泻。
11.主要抑制多糖的水解,使葡萄糖的系数减慢,使餐后血糖曲线较为平稳,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的药物是
A、α糖苷酶抑制剂
B、磺脲类药物
C、双胍类药物
D、胰岛素增敏剂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α糖苷酶抑制剂可在小肠刷状缘竞争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从而减慢淀粉等多糖分解为双糖和单糖,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的升高幅度,使餐后血糖曲线较为平稳。磺脲类药物主要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双胍类药物主要通过减少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