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5
LTE网络优化方案的设计案例综述
1.1网络问题分析与定位
1.1.1概述
要从问题点出发分析网络问题,用户在使用UE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有:无法占用4G网络,手机一直显示3G或E图标;在演唱会或体育比赛期间手机4G信号满格,但无法加载网络业务;区域性多用户突发无法使用4G网络;在应用软件上下载高清4K或1080P电影或大型游戏时,下载速率直接为零或数十K/s、游戏不能流畅运行等情况。这些常见的网络问题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分类从而更针对性的解决,分别是覆盖、质量、容量这三个维度。每一维度对应着维度指标,而通过本文制定的每一维度的指标判决门限,将网络问题与不同维度的指标联系在一起。这样就能从三个不同维度的问题指标来数据化清晰化问题的具体情况,再运用网络优化的种种措施来提升这些偏低的指标,最终来解决这些网络问题[21]。
1.1.2覆盖维度的网络问题
覆盖维度的网络问题最常见的体现就一个区域内手机没有信号,无法连上LTE网络或4g信号极弱,使用网络时慢或无法联网。针对覆盖维度这个维度的数据指标RSRP、SINR与TA最为重要,需要优先优化。RSRP是参考信号接收电平,它的定义是在一定频带内,特定小区参考信号的多个RE的有用信号接收功率的平均值。SINR即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指接收到的有用信号强度与干扰信号加噪声信号的强度的比值。
1.1.3容量维度的网络问题
用来评估容量维度的最重要指标有两个,分别是基站的日均流量以及对PRB的利用效率。日均流量指标是上行流量和下行流量之和。LTE网络的数据服务特性主要体现在吞吐量方面,从而体现在网络的流量上。基站日均流量是考察一定周期天数的流量平均值。PRB利用率是指基站的无线资源利用率。PRB利用率越高,日均流量越大表明基站越繁忙。基站扇区同时满足日均流量≥85G且PRB利用率75%时,可判定基站扇区繁忙可以考虑扩容解决;当日均流量在3G至85G之间或者PRB利用率在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七十五之内时,基站属于正常;当日均流量小于了3G而且PRB利用率甚至不过百分之十时,基站的流量过低,需要重新勘测和定位新的基站选址。
1.1.4质量维度网络问题
质量维度的网络评估重要指标有CQI和下行64QAM占比CQI是信道质量的信息指示指标,代表当前信道质量的好坏,和信道的信噪比大小相对应,数值越大信道质量越好,正常基站扇区CQI在12左右,CQI8为质差小区。下行64QAM占比CQI,这个比例与网络质量的好坏成正比。优质小区的64QAM占比约为百分之40,差质小区的64QAM占比小于百分之20,在城市的市区中64QAM占比平均是百分之35。质量维度的网络问题主要是由干扰导致,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不同的频段分配给不同的通信系统导致系统间产生干扰;不止如此,因为各系统使用各不相同的复用来提升频谱效率,这么做还产生了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干扰因其主导原因可分为内部和外部干扰,内部干扰的主要原因是在相同基站下的不同扇区夹角度数过小引起的重叠覆盖干扰[22]。
1.2优化方案设计
在分析网络问题并合理定位的基础上,如何设计相应的优化方案是接下来的首要任务。网络环境的发展变化使网络优化的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在LTE网络建设的早期,独立一个基站的建设与其的优化相对应,而在20-30个基站连接成显著的一块区域时,通常使用簇优化,而正式商用后,随着用户数量的增长,指标的优化将逐渐成为关键。
在基站建设的早期,各个基站之间距离相对现在长,基站之间密度相对现在小,新的基站建设会影响到原有的网络,其中包含了覆盖,容量,以及网络质量影响。优化新建基站消除基站对原有网络的影响并使之与原有网络成为整体,这种优化称为单站优化。单站优化的过程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对新建基站以及规划基站信息是否确切属实的核对,再对新建基站各参数进行核验检测,最后再是工程师到达基站进行现场的测试优化。规划信息核对是指新建基站与规划基站的基础信息是否一致,包括核查经纬度、基站类型、基站高度、扇区分布、天线倾角等。参数核查具体是优先查看基站的状态,确保其是否完好,随后测试检查PCI、TAC、邻区配置、DRX、CSFB开关这几个重要的配置与参数,这些确定后就能让基站的功能基本正常。DT业务需要围绕基站进行顺时针逆时针两圈测试,查看基站各扇区之间的切换和邻区之间的切换。
簇优化的网络优化和前面文章的第二节所述的网络优化进行的流程十分相似,在这不过多赘述。其簇优化的主要优化思想就是把单个的基站连起来,使基站连续覆盖,并在覆盖连续的基础上提升网络性能指标。
当今的LTE网络已经发展成熟,网络优化的重心从单站优化簇优化逐渐转变成为提高用户感知和解决用户投诉的问题区域的指标网络优化。指标在分为3个具体的维度分别是覆盖、容量以及质量。接下来将具体覆盖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