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固定收益机构行为的十大伪规律.docx
文件大小:1.3 M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1.37万字
文档摘要

证券研究报告正文目录

证券研究报告

为何我们关注机构行为的伪规律? 5

机构行为的十大伪规律 5

现券交易数据是T+0还是T+1?——应以T+1为主 5

银行和券商,卖债都是分销吗?——自营交易也不少 6

卖出就是砸?买入就是抢?——零和博弈下结合行情,关注主动一方 8

基金在卖就是赎回潮?——真假“赎回”识别指南 9

保险都是配置盘吗?——交易盘比重已明显提升 11

外资买债高频真的无法高频观测吗?——“其他”类机构中多数或是外资 12

托管口径,机构增配就是买入?——可能只是债券供给多 13

高胜率机构行为指标可能存在误差——牛市模型的干扰 14

不能线性外推的机构行为指标就无用吗?——“预测”只是一方面,而“方向感”亦能提高投资胜率 14

机构行为量化模型的边界——短期情绪、事件冲击等部分误差仍难以消除 15

风险提示: 16

证券研究报告图表目录

证券研究报告

图表1机构行为的十大伪规律 5

图表22024年4月28日银行间二级现券交易情况(调休)(单位:亿元) 5

图表3基金在调休日几乎不交易(单位:亿元) 6

图表4股份行、城商行与券商的现券净买入(10MA,单位:亿元) 6

图表510Y国债活跃券切券情况(单位:天,%,笔) 6

图表6股份行对于10Y与30Y国债的净买入(10MA,单位:亿元) 7

图表7券商对于10Y国债净买入以及借贷量(单位:亿元) 7

图表8券商对于10Y国开净买入以及借贷量(单位:亿元) 8

图表9券商10Y国开借贷量时间序列(单位:百万,%) 8

图表10二级现券交易中的四种主动/被动行为组合 8

图表11历史上农商行与基金对利率债净买入高度反相关,系数-0.78(单位:亿元) 9

图表12基金对于国债、国开债净买入以及债市走势(5MA)(单位:亿元,%) 9

图表13理财对于国债、国开债净买入以及债市走势(5MA)(单位:亿元,%) 9

图表14基金对10Y国开债加权持仓成本及10Y国开债到期收益率(单位:%) 10

图表15基金对30Y国债加权持仓成本及30Y国债到期收益率(单位:%) 11

图表16基金对10Y国债加权持仓成本及10Y国债到期收益率(单位:%) 11

图表17保险机构对30Y国债的净买入(单位:亿元,%) 12

图表18保险机构对30Y国债的卖出量(单位:亿元,%) 12

图表20外汇交易中心对其他类型机构的分类口径 12

图表19近期外管局发言人提及4月外资高频买债信息 13

图表21外资4月1日至18日累计买入债券约2682亿元人民币(单位:亿元) 13

图表22分券种交易所+银行间托管数据一览(单位:亿元) 13

图表23分机构交易所+银行间托管数据一览(单位:亿元) 14

图表24农商行的高分歧度指标买入信号胜率高,卖出信号胜率低(单位:亿元,%) 14

图表25卖方市场情绪指数与10Y国债到期收益率(单位:%) 15

图表26中长期债券性基金久期测算以及10Y国债到期收益率走势(单位:年,%) 16

为何我们关注机构行为的伪规律?

在今年低利率、重交易的债市环境下,机构行为研究对于利率的指引意义有所增加,而在我们此前一系列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机构行为存在较多的伪规律,本文聚焦于此一一探讨。

图表1机构行为的十大伪规律

数据来源:

机构行为的十大伪规律

现券交易数据是T+0还是T+1?——应以T+1为主

首先探讨口径问题,当日现券交易数据是指通过外汇交易中心本币前台的成交,而该类成交通常需要在此前一天由交易机构双方达成谈判。因此,在采用现券交易数据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当与利率走势相隔一天进行对应。

分机构x分券种净买入(单位:亿元,下同)机构分类国债政金债地方债中期票短期/超企业债

分机构x分券种净买入(单位:亿元,下同)

机构分类

国债

政金债

地方债

中期票

短期/超

企业债

同业存

ABS

大行及政策性银行

(8)

(1)

3

0

6

0

(21)

股份制商业银行

(5)

(23)

(2)

(0)

(4)

0

31

城市商业银行

(13)

12

0

0

(13)

0

外资银行

1

(3)

0

0

0

农村金融机构

10

20

(1)

0

证券公司

(1)

(2)

0

分机构x分券种净买入(单位:亿元,下同)

机构分类

国债

政金债

地方债

中期票

短期/超

企业债

同业存

ABS

大行及政策性银行

(8)

(1)

3

0

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