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pdf
文件大小:130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4.84千字
文档摘要

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从培养创新能力的角度,针对目前财务管理教学的现状,提出了该课程教

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创新能力;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一、创新能力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创新性”是指包括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在内的一种素质特性。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

识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高校是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摇篮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人天生具有创造力,教育的责任应当是通过传授知识增

强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同时,通过教育的实践激发和培植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学会综合

运用已有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创造新事物,最终达到学会超越自我、超越前

人,通过实践取得有实际意义的创新性成果。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将学生具备的创新性潜

质充分挖掘出来,使他们敢于质疑、发现问题;善于综合、正确思辨;锲而不舍、勤于实践;求

真、求实、服从真理。由此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宽广的知

识面,这是创新性人才的知识基础;要培养创新的勇气和表达的习惯,这是创新性人才的文化

基础;要有富于创造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性人才的方法论基础。①

财务管理专业是为企业培养从事财务管理实际工作的人才。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良好

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具备扎实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

功底,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具备必要的自学能力和

发展潜能;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熟悉我国有关财务

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有关的国际惯例;还要具有一定的创业精神、较强的实践能

力和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二、财务管理教学的现状

(一)教材内容与现实存在差距

创新,要在掌握一定的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其中一项重要的要求就是教学内

容必须符合实际,能够反映和指导社会实践。然而,一直以来高校使用的财务管理教材都是

采用西方财务管理理论,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财环境与我国是不同的,造成了财务管理的教

学内容与我国的现实有一定的差距。另外,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也使得企业理财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变革,比如随着世界经济局势的变

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内企业迈开了战略性重组的步伐,出现了一批规模大

、多元化和外向型的企业集团。资本经营、知识产权的管理以及有关企业发展战略的财务

问题等已成为企业理财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但目前财务管理学教材中几乎未涉及到上述

问题。试想,滞后的教学内容怎能培养出具有现代知识的创新人才。

(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与实践脱节

目前的财务管理教学,虽然注重了内容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教学方法呆板,主要以讲

授为主,“填鸭式”教学,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的主要方式,虽然也进行模拟实习,但一般都是安排在全部课程学完之后进行,这使学生在学

习课程的同时不能及时获得感性认识。另外由于条件的限制,实习的条件难以仿真,使得理

论与实际相脱节。

(三)主动学习不够,创新意识不强

财务管理教学多是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久而久之磨灭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惰性

逐渐滋长,自觉学习不够,进一步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

不开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教师的正确引导以及良好的氛围和条件。人才培养过程是教学

相长、互动的过程,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培养

出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四)动手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由于学生所学的知识是从书本到书本,虽然有实习课,但仿真性不强,基本上是计算做

题,与实际联系不紧密,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既然联系实际较少,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不

知道从何入手,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当然就更谈不上创新了。这种情况与平时的财务管理

只注重理论,不重视实践教学有很大的关系。

三、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财务管理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对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对知识的应用、发

挥和创新,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

力的培养。根据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重心应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

合上,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实际问题

的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创新。大学学习阶段的思维是最活跃的,又具有了一定

的理论基础和创新方法,要创造条件,开展有益的活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