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贵州财经职业学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3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文件大小:68.49 KB
总页数:4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3.15万字
文档摘要

2025贵州财经职业学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3人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下列公文中,既属于指挥性公文又属于法规性公文的是()。

A.纪要

B.请示

C.议案

D.命令

【答案】:D

【解析】指挥性公文是指上级对下级领导、组织工作形成的公文;法规性公文是指由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根据法定权限制发的、对人们或组织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作出规定的公文。纪要是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公文,主要起沟通交流、凭证记载的作用,不属于指挥性和法规性公文。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是上行文,不具有指挥性和法规性。议案是由具有法定提案权的国家机关、会议常设或临时设立的机构和组织,以及一定数量的个人,向权力机构提出进行审议并作出决定的议事原案,并非指挥性和法规性公文。命令是法定的领导机关或领导人对下级发布的一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指挥性公文,同时部分命令也具有法规性质,比如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命令。所以既属于指挥性公文又属于法规性公文的是命令。

2、以下属于公文写作中结尾用语的是:

A.通知如下

B.收悉

C.当否,请批示

D.某先生台鉴

【答案】:C

【解析】“通知如下”一般用于公文正文中引出具体通知事项,并非结尾用语。“收悉”常用于表示收到并知晓对方的来文等,多在正文部分使用,不属于结尾用语。“当否,请批示”常用于需要上级审批、指示的公文结尾,表达请上级对文中内容进行审核并给予指示,是典型的结尾用语。“某先生台鉴”是书信中对收信人的敬称,用于书信开头,不是公文写作的结尾用语。所以符合公文写作结尾用语的是“当否,请批示”。

3、以下哪一项()不是市场经济的主要规律。

A.价值规律

B.竞争规律

C.调节规律

D.供求规律

【答案】:C

【解析】市场经济的主要规律包括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它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来调节生产和流通;竞争规律是指商品经济中各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互相争取有利的投资场所和销售条件的客观必然性;供求规律是指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变动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必然性。而调节规律并非市场经济的主要规律,所以不是市场经济主要规律的是调节规律。

4、一日,甲醉酒后扬言自己刚从疫区回来,警察闻讯赶来调查其近几日行踪和身份信息,甲拒不配合,还趁机勒住一名民警的脖子,致使该民警颈部软组织严重受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不构成犯罪

B.甲构成寻衅滋事罪

C.甲构成袭警罪

D.甲为醉酒状态,故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C

【解析】首先分析题干,甲酒醉后扬言从疫区回来,在警察调查时拒不配合,还趁机勒住民警脖子致其颈部软组织严重受伤。对于认为不构成犯罪的观点,甲勒住民警脖子并造成严重伤害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相关规定,并非不构成犯罪。寻衅滋事罪主要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或者强拿硬要、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破坏社会秩序等行为。而题干中甲的行为主要是针对执行公务的民警进行暴力袭击,并非典型的寻衅滋事行为,所以不构成寻衅滋事罪。袭警罪是指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行为。在本题中,警察正在依法对甲进行调查,属于执行公务,甲趁机勒住民警脖子致其受伤,符合袭警罪的构成要件,构成袭警罪。关于醉酒状态不负刑事责任的说法,根据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甲虽处于醉酒状态,但这并不影响其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综上,甲的行为构成袭警罪。

5、关于管理学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线制易导致多头领导、不能实行统一指挥

B.组织的管理创新中,最重要的是管理理念的创新

C.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中,组织可以控制的是职工情绪

D.根据需要层次理论,管理者应重点关注员工精神层面上的需要

【答案】:B

【解析】直线制的特点是组织中的一切管理工作均由领导者直接指挥和管理,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这种形式能保证统一指挥,但易导致权力高度集中于一人;而多头领导、不能实行统一指挥是职能制的弊端,所以直线制易导致多头领导、不能实行统一指挥的说法错误。在组织的管理创新中,管理理念的创新是最重要的,因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管理理念能够引导组织进行有效的管理变革和创新实践,推动组织不断发展。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可分为外部和内部,外部一般不可控,内部可控。职工情绪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完全被组织控制,所以组织可以控制职工情绪的说法错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管理者应根据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进行全面关注,而不是只重点关注精神层面的需要。所以只有关于组织的管理创新中,最重要的是管理理念的创新这一说法正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