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代文化知识:古代的雕塑艺术.docx
文件大小:657.27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3.53千字
文档摘要

古代的雕塑艺术

雕塑,是一种用雕刻或塑造的方法,制成具有三维空间形象的造型艺术。

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起源

红山文化玉猪龙

旧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雕刻作品,如河北兴隆县出土的刻着复线水波纹及斜格纹的鹿角化石,距今13000年。新石器时代,泥塑、陶塑用品开始流行,木雕、骨雕、象牙雕、玉雕和石雕也有出现。如出土于河姆渡、大汶口、龙山等文化遗址的陶猪罐、彩绘泥盆等,红山文化的玉猪龙、良渚文化的玉琮等,造型简洁古朴,是雕塑艺术的雏形。

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分类

浮雕

按作品样式分,古代雕塑有圆雕、浮雕、透雕和线刻:圆雕,也称立体雕,艺术在雕件上整体表现、可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浮雕,附属在另一平面、靠透视来表现三维空间、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的雕塑;透雕,又叫镂空雕,在浮雕基础上镂空某些部位、使影像轮廓更加鲜明的雕塑;线刻,以线条作为造型手段的雕刻,介乎雕刻与绘画之间。

按所用原料分,有青铜雕塑、陶塑、泥塑、瓷塑、石雕、玉雕、砖雕、骨雕、象牙雕、木雕、竹雕等。其中陶塑,包括陶制的神像、祭器、餐具、酒器、建筑构件、装饰摆件等;石雕,包括大的如寺庙、石窟中的佛像和墓前的石人、石兽,小的如石砚、印章。

按作品用途分,有园林雕塑、建筑装饰雕塑、陵墓雕塑、宗教雕塑、民俗雕塑、纪念性雕塑、案头雕塑等。其中建筑装饰雕塑,包括宫殿、庙宇、楼阁、桥梁等建筑物上的雕塑构件;陵墓雕塑,包括墓前的石人、石兽和墓内的随葬俑等。

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发展

司母戊鼎

夏商周朝,青铜雕塑成就突出。河南安阳出土的商朝后期铸造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造型庄重,纹饰精美。三星堆发掘的商朝后期祭祀坑的青铜立人像和特大神面像,造型精美,格调奇伟。玉石、象牙雕刻,如安阳出土的圆雕人形、浮雕人形及人兽合体的玉雕,用线刻、浮雕和镶嵌等手法制作的象牙杯,极为精美。

秦陵兵马俑

秦汉朝,陶塑、石雕成就巨大。秦陵兵马俑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陶俑群,数千个与真人真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马排列成阵,气势磅礴,栩栩如生,再现了秦朝军队的威武雄壮,是古代雕塑写实艺术的巅峰之作。汉朝雕塑风格多样,既有霍去病墓前气势非凡的石雕,如“马踏匈奴”,展现雄浑国力和豪迈气概;也有大量生动有趣的陶俑,反映社会的世俗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东汉的石刻人像,多采用方柱形石材雕成,四川灌县出土的李冰石像,形貌雍容大度。汉朝的青铜铸像、木雕,也都有许多优秀作品。

魏晋南北朝,江南的陶瓷雕塑兴旺,宜兴青瓷神兽尊,是出色的工艺品。佛教雕刻艺术盛行,遍及全国。南朝造像,既有高浮雕的释迦、观音、普贤、弟子等,又有浅浮雕的经变故事,形象俊逸秀丽。北朝开始开凿的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佛教雕像极为丰富。前期造像具有印度雕塑的风格,如云冈石窟的昙曜五窟佛像,深目高鼻,刀法平直。后期逐渐汉化,注重表现其慈悲和智慧,如龙门石窟宾阳中洞佛像,面容清秀,优雅宁静。此外,南朝陵墓石刻,气势恢宏;北朝宫苑建筑石刻,装饰精美。

卢舍那大佛

隋唐五代,是雕塑艺术的鼎盛时期。佛教造像逐步中国化,以丰满圆润、庄重优美为特点,如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造型雄伟,面部慈祥,展现了大唐的辉煌气象。唐朝的陵墓雕刻,庄严雄伟,如乾陵和顺陵的石狮、石麒麟和独角兽,造型真实、有力;昭陵的六骏石屏是一组高浮雕巨制,以高度写实的技巧,刻画了骏马劲健的雄姿,代表唐朝雕刻艺术的巅峰。陶瓷雕塑也十分繁荣,精美多样,有武士、文官、小儿、妇女、乐舞人等各种陶俑;著名的唐三彩,色彩绚丽,造型优美,是古代陶瓷艺术的瑰宝。

宋元时期,雕塑注重写实,反映世俗生活的题材增多。佛教雕塑依然占据重要地位,佛像的面容和蔼可亲。山西晋祠圣母殿的众多侍女像,形态各异,表情细腻,姿态优美,展现了宋朝雕塑的写实功力。雕砖艺术成就显著,河南偃师酒流沟宋墓镶嵌的雕砖,以平面浅浮雕形式,刻画侍女砍鲙、厨炊、抱瓶等家务劳作,刀法遒劲,形象生动。元朝雕塑,如居庸关云台的浮雕,融入诸多民族的文化元素,风格更加粗犷豪放。

颐和园铜狮子

明清时期,雕塑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宗教雕塑逐渐世俗化,并走向衰萎。皇家陵墓中有不少精美的雕塑作品,如明朝十三陵和清朝东、西陵的石牌坊、石雕瑞兽等,造型威严,工艺精湛。建筑雕饰有所发展,形式多样,如北京颐和园门口的铜狮子、故宫保和殿后阶的云龙御路石刻、曲阜孔庙大成殿的盘龙石檐柱、山西大同代王府前的九龙壁浮雕,均为建筑雕饰的杰作。民间玩赏性、装饰性雕塑开始兴起,并出现了繁荣局面,如福建德化瓷塑、无锡惠山泥人等,形象生动、色彩丰富,深受民众喜爱。

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价值

马踏匈奴

我国古代的雕塑,在宫殿、寺庙、石窟、广场和园林建筑中,在宗教、祭祀、丧葬等各种民俗活动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案头摆设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物品。

我国古代的雕塑,既具有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