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与管理核心要点演讲人:日期:
CATALOGUE目录02全过程造价管理流程01工程造价基础理论03工程计价方法与技术04造价控制核心策略05造价管理实践应用06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01PART工程造价基础理论
工程造价定义工程造价主要由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管理费、利润和税金等组成。造价组成要素工程造价管理意义通过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和工程质量。工程造价是指构成项目在建设期预计或实际支出的建设费用。造价概念与组成要素
工程费用分类与计价依据工程费用分类工程费用可分为直接费、间接费、规费和税金等。计价依据计价方法工程计价依据包括工程计量计价标准、工程计价定额及工程造价信息等。工程计价方法包括定额计价、清单计价、招标控制价等。123
设计因素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材料因素材料价格波动、选用材料的规格和质量对造价产生影响。施工因素施工工艺、工期、施工管理水平等影响工程造价。市场因素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价格波动等市场因素也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影响造价的关键因素分析
02PART全过程造价管理流程
投资估算与概算编制根据投资决策阶段的项目规划和建设方案,采用适当的方法估算建设项目的总投资额。项目投资估算在初步设计阶段,根据设计文件及国家相关标准,对项目进行概算,控制工程造价在合理范围内。概算编制对投资估算和概算进行审核,确保其准确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项目投资控制目标。审核与调整
施工图预算与招投标控制施工图预算依据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计算工程造价,作为施工招标和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据。招标控制价根据施工图预算和市场价格水平,合理确定招标控制价,引导投标人合理报价。合同价格确定根据招标文件和中标通知书,与中标人签订施工合同,明确合同价格和结算方式。
竣工结算对项目全过程的工程造价进行汇总、分析,编制决算报告,反映项目实际投资情况。决算审核审核与审计对竣工结算和决算报告进行审核和审计,确保工程造价的合规性和准确性。依据竣工资料和合同约定,对施工单位的结算报价进行审核,确定项目最终工程造价。竣工结算与决算审核
03PART工程计价方法与技术
编制工程量清单按照招标要求和施工图纸,对工程项目进行划分,列出清单项目并计算相应工程量。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清单计价根据清单项目和工程量,采用合理的计价方法和价格水平进行计价。清单审核对编制的工程量清单和计价结果进行审核,确保清单项目的准确性和计价的合理性。
定额计价与动态调整定额计价按照国家或地区发布的定额标准,计算工程项目的造价。动态调整定额管理根据市场变化、工程变更等情况,及时调整定额标准,确保工程造价的时效性。对定额进行编制、审核、批准和发布等管理活动,确保定额的准确性和适用性。123
成本预测与偏差分析成本预测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预测项目成本,为决策提供依据。偏差分析将实际成本与预测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成本控制通过成本预测和偏差分析,控制工程项目的成本支出,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04PART造价控制核心策略
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决策设计阶段成本控制通过合理的项目决策和设计,确定项目的规模、标准和功能,控制总体投资成本工阶段成本控制加强施工过程管理,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和签证,确保施工成本不超预算。招投标阶段成本控制制定合理的招标控制价,严格审查投标报价,选择性价比高的承包商。竣工结算阶段成本控制严格审核竣工资料,确保结算数据真实准确,合理控制结算价款。
变更与索赔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工程变更管理流程,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确保变更符合工程实际需求。变更管理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处理工程索赔,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索赔管理所有变更和索赔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确保变更和索赔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变更与索赔的审批
密切关注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建立合理的材料价格调整机制,减轻价格波动对项目成本的影响。市场价格波动应对措施材料价格波动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费用上涨对项目成本的影响。人工费用上涨通过合同条款约定,将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合理分担给参建各方,共同承担风险。风险分担机制
05PART造价管理实践应用
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实现造价全方位、全要素的协同管理。造价管理贯穿项目全过程通过制定项目计划、建立组织、明确职责等,确保造价管理有效实施。建立项目管理体系在项目管理中,将造价与进度、质量、安全等因素相结合,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造价与进度、质量、安全协同项目管理与造价协同模式
BIM技术造价集成应用BIM模型辅助算量利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实现自动算量,提高算量效率和准确性。BIM与计价软件集成BIM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将BIM模型与计价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