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消防知识竞赛习题含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发生火灾时,根据起火点的位置可采取的疏散方式有,向下可以跑到地面,向上可以爬到屋顶,还可以()。
A、躲到角落里
B、钻到阁楼等处避难
C、向外逃到阳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当发生火灾时,若起火点位置不利,向下无法跑到地面,向上爬到屋顶也不安全等情况下,向外逃到阳台是一种可行的疏散方式。躲到角落里可能会因火势蔓延被烟雾等侵害;钻到阁楼等处避难可能会因火势封住通道等无法逃脱,相比之下向外逃到阳台相对更有利于疏散和等待救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是以()公布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B、国家主席令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是由国家主席令公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公布的一般是其他相关法律、决定等,与《消防法》的公布形式不同。
3.木板的燃点为()。
A、500℃
B、400℃
C、300℃
D、20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木板的燃点在300℃-400℃之间,所以大于300℃,答案选C。
4.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
A、烟气窒息而死
B、被火直接烧死
C、跳搂或惊吓致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火灾发生时,火灾产生的浓烟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会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使人在短时间内失去意识甚至死亡。许多人在火灾中并非直接被火烧死,而是因吸入大量有毒烟气导致窒息死亡,统计显示火灾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这种情况。
5.草袋的燃点为()。
A、300℃
B、200℃
C、400℃
D、500℃
正确答案:B
6.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A、报警
B、逃生
C、呼救
D、扑救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这是为了能够及时通知消防部门进行救援,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火势,减少火灾损失。呼救、扑救、逃生都不是发现火灾后的首要行为,首要的是立即报警。
7.按燃烧的物质的性状划分,C类火灾指()引燃的火灾。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可燃金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8.在火场中,只要吸入的气体温度超过(),就会使气管、支气管内粘膜充血起水泡,组织坏死,并引起肺水肿而窒息死亡。
A、60℃
B、70℃
C、50℃
D、8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火场中,当吸入的气体温度超过70℃时,就会使气管、支气管内粘膜充血起水泡,组织坏死,并引起肺水肿而窒息死亡。一般来说,70℃以上的高温气体对呼吸道会造成严重的损伤,这个温度足以破坏呼吸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引发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病理反应。
9.发生火灾时,不得组织()扑救火灾。
A、未成年人
B、工人
C、军人
D、女青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未成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对火灾等危险情况的经验和技能。组织未成年人扑救火灾,极易对他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导致不可挽回的悲剧。所以发生火灾时,不得组织未成年人扑救火灾。
10.有擅自拆封或者使用被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封的场所、部位行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但情节严重的,应处以()。
A、处十日以下拘留
B、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C、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D、警告或500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有擅自拆封或者使用被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封的场所、部位行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11.电脑着火了,应()。
A、迅速往电脑上泼水灭火
B、马上拨打火警电话,请消防队来灭火
C、拔掉电源后用湿棉被盖住电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电脑着火应首先拔掉电源,防止触电和火势蔓延,然后用湿棉被盖住电脑,隔绝空气灭火。往电脑上泼水会因水导电而引发触电危险,拨打火警电话等待消防队来灭火可能会延误最佳灭火时机,导致火势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大损失。
12.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人员可通过()逃生。
A、普通电梯
B、疏散楼梯
C、货梯
D、跳楼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发生火灾时,普通电梯可能因断电等原因无法正常运行,跳楼极其危险,货梯一般不用于人员疏散,疏散楼梯是人员逃生的安全通道。
13.火灾的特点是突发性、严重性、()、广泛性。
A、人为性
B、规律性
C、自然性
D、可控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火灾具有突发性、严重性、人为性、广泛性等特点。自然性不是火灾的典型特点,火灾虽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