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安装作业指导书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日期
日期
日期
修改记录
修订版本
修改内容概述
修订人
审核人
批准日期
一、施工前期准备
1.1构件管理与检验
构件搬运及吊装过程中,需采取防碰撞措施,避免构件损伤、变形或污染。
构件应按类型、规格分类存放于专用支架或垫木上,室外存放时需覆盖防护材料。
构件出库前需进行全面检验与校正,要求构件平直规整,无变形、划痕及污染。轻微变形构件可修复后使用,不合格品严禁出库。
1.2施工设备检查
安装前应对施工机具进行功能性测试:
吊篮需完成荷载试验及安全保护装置运行测试;
手电钻、焊钉枪等电动工具需进行绝缘电阻检测;
玻璃吸盘类工具需验证吸附重量及持续时间符合设计要求。
1.3安全防护配备
施工人员须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及工具袋,高空作业时需设置防坠落系统,确保人员及物件安全。
1.4交叉施工防护
若存在对幕墙施工造成污染的分项工程,需提前采取遮挡、覆盖等保护措施。
1.5预埋件安装要求
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预埋件需在主体施工阶段按设计预埋,要求:
标高偏差≤10mm;
轴线方向(垂直幕墙方向)前后偏差≤20mm,平行幕墙方向左右偏差≤30mm;
预埋件需固定牢固,位置精准。
二、测量放线工艺
幕墙分格轴线测量需与主体结构测量协同进行,通过误差分摊机制避免累计偏差。
高层建筑测量作业需在风力≤4级环境下进行,每日定时复核三次,确保垂直度及立柱定位精度。
三、立柱安装规范
立柱通过连接件与主体预埋件连接,安装时需按轴线及标高调整:
标高偏差≤3mm,轴线前后偏差≤2mm,左右偏差≤3mm;
相邻立柱标高偏差≤3mm,同层立柱最大标高偏差≤5mm,间距偏差≤2mm;
调整完成后及时固定,确保连接牢固。
四、横梁安装要求
横梁两端连接件及弹性橡胶垫需安装至立柱预设位置,保证连接牢固、接缝严密。
相邻横梁水平标高偏差≤1mm,同层标高偏差≤4mm,表面高低差≤1mm。
同层横梁安装自下而上进行,每层安装完成后需全面检查、校正并固定。
五、其他附件安装要点
热工性能构造:非采光区域内衬板安装宜从内向外施工,四周需嵌入弹性橡胶密封条,接缝处粘贴宽度≥20mm的密封胶带。
防火保温层:内衬板固定的防火保温材料需通过锚钉固定牢固,保温层表面平整、拼接严密无间隙。
冷凝水系统:排水管道与构件预留孔连接需严密,接口处设置橡胶密封条,确保排水通畅。
金属连接处理:
现场焊接或螺栓连接构件固定后需及时进行防锈处理;
与铝合金接触的金属配件需采用不锈钢或轻金属材质;
不同金属接触面需采用绝缘垫片隔离,材料由设计确定。
六、明框幕墙玻璃安装
玻璃安装前需清洁表面灰尘及污渍,热反射玻璃需确保镀膜层朝向室内。
玻璃与构件间需预留空隙,底部设置两块定位橡胶垫块(宽度与槽口一致,长度≥100mm),嵌入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橡胶密封条型号需与图纸一致,镶嵌平整且长度比边框内槽口长1.5%~2%,断口设于四角并斜切拼接,粘结牢固后嵌入槽内。
七、完工处理要求
幕墙与主体结构间隙需填充防火保温材料,内外表面采用密封胶连续封闭,确保无渗漏。
铝合金装饰压板需表面平整、色泽一致,无变形、波纹,接缝均匀密实。
半隐框/隐框幕墙需在工厂完成加工制作,检验合格后方可现场安装。
八、成品保护与清洁
施工过程中需避免构件碰撞、污染及排水系统堵塞,及时清除表面粘附物。
安装完成后按批准的清扫方案自上而下清洗,使用经检验的中性清洁剂,清洗后及时用清水冲洗。
九、安全作业规范
高层建筑幕墙安装与上部结构交叉作业时,需在结构施工层下方设置挑出宽度≥3m的防护装置,地面3m处搭设挑出6m的水平安全网。
密封材料溶剂需妥善保管,避免中毒及火灾风险。
现场焊接时需在焊件下方设置接火斗,配备灭火器材,由专职安全员全程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