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预防溺水ppt课件(图文).pptx
文件大小:2.35 M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1.89千字
文档摘要

防溺水教育主题班会主讲人:某某老师

目录contents一、溺水事件二、预防溺水知识三、溺水的原因四、防溺水倡议书

溺水事件第一部分

溺水事件一7月16日,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登封支队在登封白沙水库分别打捞出两名溺亡孩子一名14岁女孩和一名18岁在校大学生。

溺水事件二7月16日,广西梧州,一父亲带两名孩子下河游泳,小儿子溺水,父亲下水施救,双双溺亡。不去水库,河边溪边等危险的地方游泳,应该要去正规的游泳馆游泳,在游泳之前一定要做充足的准备活动。夏季天气炎热,不做准备活动马上入水,水温、体温、气温相差很大,聚然入水,毛孔迅速收缩,刺激感觉神经,轻则引起肢体抽筋,重则引起反射性心脏停跳休克,很容易造成溺水死亡。

溺水事件三2022年6月19日下午,北京永定河门城湖景区附近河段,三个孩子溺水获救,一救人者溺亡。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溺水事件四2022年6月28日晚,四川泸州城区,祖孙俩在临江区域踩水时,5岁左右的孩子落水,外公营救遇险情被群众救起,孩子被江水卷走。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预防溺水知识第二部分

溺水的自救方法当救助者出现时,绝不可惊惶失措去抓抱救助者的手、腿、腰等部位,一定要听从救助者的指挥。被水草及其他水下杂物缠住时,应深吸气后屏气钻入水中,睁眼观察被缠绕之处,同时用双手帮助慢慢解脱缠绕。切勿挣扎。

溺水致死的原因被水草缠绕、陷入淤泥。有些水域中会有很多的水草和淤泥,下水后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淤泥中而失去控制能力。并且水底乱石较多坑洼不平,极易发生危险。水域底部出现断层。有些水域岸边看起来很浅,但底部呈现断层或坡状,在水中很容易突然落入深水区,出现呛水、惊慌紧张而导致溺水。

对溺水者实施“倒挂”控水抢救?在溺水者意识不清的情况下,控水方法既会耽误恢复通气的宝贵时间,也会增加吸入呕吐物导致二次室息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心脏骤停的溺水者而言,控水方法还会造成心肺复苏延误,增加死亡率。

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便可能导致溺水。即使是习水性的人,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溺水的原因第三部分

水性不佳的同伴影响在群体活动中,学生可能会受到同伴的影响,参与到他们不擅长或不安全的水上活动中。尤其是当同伴之间存在竞争心理时,可能会导致学生做出冒险行为,增加了溺水的风险。

天气和水温变化天气的变化和水温的变化也可能导致溺水事件的发生。例如,突然的暴风雨可能导致水位上涨或水流加快,而低温的水域则可能使学生在游泳时感到不适,甚至出现抽筋等情况,从而增加溺水的危险。

缺乏安全意识许多学生对水域的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缺乏了解。他们可能不知道在游泳前需要进行热身,或者不清楚在水中遇到危险时应如何自救。这种缺乏安全意识的情况使得他们在面对危险时无法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玩耍时的意外学生在水边玩耍时,可能因嬉戏打闹而不慎跌入水中。特别是在河流、湖泊等自然水域,水边的滑倒或跌落事件时有发生,这些意外情况往往发生得很快,学生来不及反应,导致溺水。

防溺水倡议书第四部分

增强安全意识学生应当增强对水域安全的认识,了解溺水的危险性。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向学生普及溺水事故的案例和后果,让学生意识到水域的潜在风险。通过观看视频、参与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学习游泳技能游泳是一项重要的自救技能,学生应积极参加游泳培训班,掌握基本的游泳技巧。学校可以组织游泳课程,鼓励学生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学习游泳,增强他们在水中的自信心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结伴而行学生在前往水域时,应尽量结伴而行,避免单独行动。结伴游玩不仅可以相互照应,还能在遇到危险时及时呼救。学校应倡导学生在进行水上活动时,形成良好的习惯,确保每个人都有同伴陪伴。

遵守水域规学生在水边活动时,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则,如不在禁止游泳的区域游泳、不私自下水等。学校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学生了解水域的安全标识和规定,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

谢谢聆听!主讲人:某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