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防水施工操作指南
一、卷材防水施工要点
1.1找平层干燥度确认
卷材铺贴前,需确保找平层干燥。干燥度检测方法如下:选取傍晚至次日清晨时段,或在晴朗天气下,将1㎡卷材平铺于找平层表面,静置1-2小时后观察卷材内侧,若无结露现象,则判定找平层已基本干燥。
1.2基层处理剂施工要求
基层处理剂可采用喷涂或涂刷方式均匀施工,需待前一遍完全干燥后再进行下一遍。施工前,应先用毛刷对屋面节点、周边及转角等部位进行预涂刷。
1.3卷材铺贴方向规范
屋面坡度
铺贴方向
小于3%
平行于屋脊铺设
3%-5%之间
平行或垂直于屋脊铺设
大于15%或屋面受震动时
沥青防水卷材:垂直屋脊铺设
高聚物改性沥青/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设
1.4卷材搭接工艺要求
1.4.1搭接原则
卷材铺贴采用搭接法,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着水流方向,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遵循年最大频率风向。上下层及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需错开布置。
1.4.2密封处理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搭接缝,需采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进行封严处理。
1.4.3特殊部位搭接
叠层铺设卷材时,在天沟与屋面连接处应采用叉接搭接,搭接缝错开布置,接缝宜留在屋面或天沟侧面,避免留在沟底。
1.4.4搭接宽度标准
卷材种类
铺贴方法
短边搭接宽度(mm)
长边搭接宽度(mm)
沥青防水卷材
满粘法
100
70
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
150
100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满粘法
80
80
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
100
100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粘接法
80
80
焊接法
50
50
1.5施工顺序与节点处理
施工时应先完成节点、附加层及屋面排水集中部位(如屋面与水落口连接处、檐口、檐沟、天沟、屋面转角、板端缝等)的处理,再从屋面最低标高位置开始向上施工。铺贴天沟、檐沟卷材时,应顺其方向铺设,减少搭接次数,同时避免污染檐口外侧及墙面。
二、涂膜防水施工要点
2.1涂布工艺与胎体铺设
2.1.1分层涂布要求
防水涂膜需分层分遍进行涂布,前一遍涂层干燥后方可进行后续涂布。当需要铺设胎体增强材料时,若屋面坡度小于15%,胎体可平行屋脊铺设;若坡度大于15%,则应垂直屋脊铺设,并从屋面最低处开始向上施工。
2.1.2胎体搭接标准
胎体材料长边搭接宽度应不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应不小于70mm。采用二层胎体增强材料时,上下层不得垂直铺设,搭接缝需错开,错开间距不应小于幅宽的1/3。
2.2特殊部位附加层处理
天沟、檐沟、檐口、泛水等部位需增设带有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落水口周围与屋面交接处应进行密封处理,并加铺两层胎体增强材料附加层,涂膜伸入水落口的深度不得小于50mm。涂膜防水层收头处需用防水材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
2.3施工保护要求
在涂膜未干燥前,严禁在防水层上进行其他施工作业。
2.4涂膜厚度标准
涂膜材料类型
应用场景
涂膜防水层厚度要求
沥青基防水涂料
Ⅲ级屋面单独使用
不小于8mm
Ⅳ级屋面或复合使用
不小于4mm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膜
Ⅲ级屋面复合使用
不小于1.5mm
其他场景
不小于3mm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
Ⅲ级屋面复合使用
不小于1mm
其他场景
不小于2mm
三、刚性防水施工要点
3.1施工环境要求
刚性防水施工环境温度宜控制在5-35℃之间,避免在负温或烈日暴晒条件下施工。
3.2钢筋网设置与混凝土搅拌
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中若配置钢筋网,应设置于混凝土上部。细石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应少于2分钟,补偿收缩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应少于3分钟。
3.3混凝土浇筑与抹压
细石混凝土和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每个分格板块应一次性浇筑完成,不得留设施工缝。抹压过程中,表面不得洒水、加水泥浆或撒干水泥,收水后需进行二次压光。
3.4养护要求
细石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及块体刚性防水面层施工完成12-24小时后,需及时开展养护工作。块体刚性防水层养护期不少于7天,细石混凝土及补偿收缩混凝土养护期不少于14天,养护初期屋面禁止人员随意踩踏。
3.5节点施工要求
刚性防水层的节点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预留孔洞和预埋件位置需准确;管件安装完毕后,其周围应按设计要求嵌填密实。
3.6分格缝施工要求
细石混凝土和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层的分格缝宜采用上宽下窄的形式,分格条安装位置应准确,起条时不得损坏分格缝。
3.7块体刚性防水施工要点
3.7.1砂浆配制
水泥砂浆中防水剂的掺量需准确计量,采用机械搅拌确保均匀,应随拌随用。
3.7.2底层施工
铺抹底层水泥砂浆防水层时,应连续均匀施工,不得留设施工缝。
3.7.3块材铺设
若块材为粘土砖,铺设前需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