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公开课第1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资料: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发生肾功能衰竭时,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就会出现尿毒症,治疗有效方法:透析和换肾(肾源太少、费用太高,一般人无机会或承担不起沉重经济负担)。严重者,得不到有效救治最终会引起死亡。尿毒症是典型的由于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导入新课】第2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学习目标】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本P7第3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重难点探析、基知记忆练习一、深入理解“内环境稳态”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1、相对稳定------稳态的实质(1)相对稳定是是“恒定不变”吗?为什么?(2)相对稳定中的“变”是什么在变?变动剧烈吗?动态的还是静态的?(3)说出内环境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几个实例。第4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相对稳定不是恒定不变。因为内环境既受外界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又受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影响。内环境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包括水、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pH值、渗透压、温度等多个方面)都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动态变化,即处于动态平衡中,这也是稳态的实质。第5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正常情况下理化性质方面1、健康人的体温变化范围:36.5-37.5℃,始终接近37℃,处于动态平衡中。*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实例第6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血液的pH变化范围分析实验结果: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向甲管内加入血浆,乙管内加入等量的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HCL或NaOH,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结果:甲试管中血浆的PH变化不大,乙试管中水的PH变化明显.该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血浆PH处于动态平衡之中(pH变化范围:7.35-7.45)。第7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血浆渗透压一般为770kPa(37℃时)多饮多尿,输液必须输生理盐水,吃得咸喝水多等(二)、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变化第8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健康人血液六种化学物质变化范围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第9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分析:血液检查化验单谷丙转氨酶葡萄糖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第10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
内环境稳态实现的基础为什么内环境营养物质、代谢废物、O2、CO2能保持相对稳定?(协调一致,正常运行,共同参与。细胞代谢?)协调是指和谐一致、配合得当。吸收、运输、排出相关物质,有条不紊进行。假设循环系统“罢工”,又怎么样呢?与内环境稳态关系最密切的四大系统是什么?仅这四大系统能实现内环境稳态吗?以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O2、CO2等成分为例分析。课本P8图第11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内环境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第12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外界环境中的物质消化系统营养物质CO2、H2O皮肤、泌尿系统水、无机盐尿素、尿酸循环系统血浆淋巴组织液组织细胞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呢?思考O2呼吸系统第13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神经系统神经—体液—免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3、调节作用使器官系统能协调一致(1)稳态调节机制哪三大观点?,那个是公认的?第14页,共2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练习2.直接相关的系统:3.起调节作用的系统:1.维持稳态的基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呼吸、消化、泌尿、循环系统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4.炎热的夏天,在高温下工作时间过长中暑。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激烈,内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