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取料机典型的几种堆取料形状
堆、取料机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如移动式、回转式和俯仰式堆料机及斗轮取料机等。这些设备通常因其处理量大、堆料作业灵活、运行效率高且可完全自动化的特点而被选用。
通常,这些设备的性能考量包括:
堆场中物料混合/分层的能力;
取料机在作业时漏料和/或扬尘最少;
以稳定的处理量和可靠性均匀处理物料的能力;
在确保不超过下游系统能力的前提下(如取料高峰时),最大化平均取料速率。
以下介绍回转式堆料机和取料机最常见的几种堆取料形状:
堆料形状
1.锥形及锥月牙形堆料(ConeandCone-CrescentStacking)
在此模式下,堆料机需先堆筑一个短锥形料堆,然后通过长距离移动逐步延长料堆长度。首先形成一个初始锥形料堆,随着料堆的扩展,悬臂逐渐抬高,以最小化物料落至料堆的距离,避免过度破碎和扬尘。初始锥形料堆随后通过长距离移动逐步延长。
锥月牙形堆料是锥形堆料的一种变体,即堆料机先堆筑一个短而宽的初始料堆,然后通过一系列月牙形回转和长距离移动来延长料堆长度。
该堆料形状操作简单,但这种方法可能导致混合效果差和物料分层问题。
2.人字形堆料(ChevronStacking)
此模式下,堆料机首先堆筑一个窄而长的底料堆,然后通过反复的全程长距离移动增加料堆高度/宽度,叠加多层全长物料。长距离移动速度根据皮带秤读数调整,以保持恒定的沉积速率(按料堆长度方向的吨/米计算)。一次长距离移动结束后,悬臂抬高,然后反向进行长距离移动,形成下一个人字形层。重复此过程直至形成完整高度的料堆。
这种方法混合效果好,适合需要均匀掺配的场景;但堆料效率相对较低,需频繁调整悬臂高度。适用于对物料混合均匀性要求高的行业(如矿石、粮食仓储)。
3.人字形-层状堆料(Chevron-PlyStacking)
人字形-层状堆料是人字形堆料的变体,通过回转悬臂向内移动并进行全长距离移动,叠加一系列额外的物料层或“片层”。此方法在需要混合物料时更为适用。
混合效果可以进一步提升,适合多品种物料精确掺配;但操作复杂度高,需自动化控制系统支持。适用于高端工业原料(如化工、冶金)或精细化仓储场景。
取料模式
1.回转台阶取料(SlewTerraceReclaiming)
该模式下,料堆以一系列层状(通常称为台阶或阶地)进行取料。设备通过一系列回转弧线从料堆取料,并沿长距离方向向前移动至料堆末端。到达料堆末端后,设备可反向从另一侧取料或返回初始位置开始下一层台阶的取料。
优点:取料路径规律,适合自动化控制。
缺点:长距离移动耗时,效率受料堆长度影响。
应用场景:中小型料堆或对取料顺序要求高的场景。
2.步进式取料PilgrimStepReclaiming
此模式通过一系列递进的台阶式切割取料。顶部台阶部分取料至设定距离后,开始下一层台阶的取料。后续的间歇式台阶必须在上层台阶结束前终止,以防止物料坍塌和挖掘面崩塌。这种方法在堆场空间管理上更具灵活性,可避免一些物料分层问题,但取料效率会略有下降。
优点:减少料堆坍塌风险,灵活管理仓储空间;
缺点:取料效率略有降低(因需间歇调整台阶位置)。
应用场景:高料堆或易坍塌物料(如湿矿、煤炭)。
3.?华尔兹台阶取料(WaltzStepReclaiming)
华尔兹步式取料(以舞蹈命名)是上述取料的变体。作业中,先进行若干次回转切割(限制回转范围以使斗轮保持埋入料堆),在完成设定次数的切割后(通常为2-4次),进行一次全范围回转切割以回收前次切割残留的物料。其结果是减少了时间浪费,提高了斗轮的利用率。
优点:减少斗轮空转时间,提升效率;
缺点:需精准控制回转范围,对设备精度要求高。
应用场景大型料堆或追求高效取料的连续生产场景。
4.长距离移动取料(LongTravelTerraceReclaiming)
与回转台阶取料类似,长距离移动取料也以一系列台阶或层状对料堆进行取料。但不同的是,设备不是通过回转弧线取料,而是通过一系列长距离移动形成的沟槽取料。这需要斗轮与主悬臂结构成更大的角度,因此通常需要设备采用非标准配置。尽管这种取料模式较少见,但它具有显著优势,例如平均取料速率/效率高(因切割次数通常减少,尤其适用于长料堆)。然而,这种方法在堆场管理、物料混合和分层控制方面难度更大。
优缺点
优点:平均取料速率高(减少切割次数),适合长料堆;
缺点:物料混合与分层控制难度大。
应用场景:大宗物料快速取料(如港口煤炭、矿石中转)。
总结对比:
核心优势
局限性
典型物料
自动化适配性
锥形堆料
快速堆料,操作简单
混合差,分层明显
砂石、粗矿石
中
人字形堆料
混合均匀,适合掺配
效率较低,需设备调整
精矿、粮食
高(需自动控高)
回转取料
路径规律,控制简单
长料堆效率低
中小料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