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目录
图集号
川16G122-TY
川16G122-TY(一)
川16G122-TY(二)
川16G122-TY(三)
川16G122-TY(四)
川16G122-TY(五)
川16G122-TY(六)
图集内容
总说明
地基基础
砌体结构房屋
石砌体结构房屋木结构房屋
钢筋混凝土构件屋盖系统
页次
……3~5
……7~13……15~48……49~60……61~70……71~103……105~119
3
3
总说明
1编制概况
本图集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同意编制四川省农村居住建
筑维修加固图集等四部省标通用图集的批复》(川建勘设科发〔2016〕
722号)立项编制。主编单位为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为四川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四川省建筑新技术工程公司和西南交通大学校园规划与建设处。
2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2.1本图集主要包括地基基础、砌体结构、石结构、木结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加固维修和屋盖系统的加固维修。
2.2本图集适用于四川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居民自建两层(含两层)及以下,跨度不超过6m,且单体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2的农村居住建筑的维修加固。
2.3本图集可供农村居住建筑维修加固设计时选用。
3主要设计依据
3.1设计依据
(1)《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C级危房加固维修技术导则(试行)》(川建村镇发〔2013〕124号〕
(2)《四川省“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区受损农村居住建筑维修加固技术导则(试行)》(川重建办函〔2013〕2号)
3.2参考设计依据
(11)《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
4总体要求
4.1加固维修方案应根据房屋危险性鉴定、安全性鉴定和现场复查结果综合
确定,确保房屋结构安全及正常使用要求。并应结合房屋的抗震鉴定、抗震加固方案一并实施。加固维修方案可为房屋整体加固、局部加固或构件加固。
4.2加固维修方案应意图明确、受力传力途径合理、加固方法成熟可靠且易于实施。当对结构构件进行加固时,加固方法应满足消除正常使用性安全隐患和抗震隐患两项需要。
4.3加固维修方案的选择应考虑当地的施工条件、技术要求,做到因地制宜。
4.4房屋屋面、墙面、门窗和上下水管道破损或渗漏等使用功能的维护修缮,应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要求实施。
4.5房屋加固维修应符合当地城乡规划对建筑风格风貌、美观的要求,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要求。
5基本规定
5.1对按照《农村住房危险性鉴定标准》JGJ/T363-2014判定房屋场
地为危险场地的房屋,或位于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发震断裂带地表错位的抗震危险地段的房屋,不应再对房屋进行加固维修,建议拆除。
5.2加固维修方案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技术规程》DBJ51/016-20135.2.1新增的结构构件或结构构件的局部加强,应防止局部加固或新增构
(2)《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2011
(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
(4)《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GB50728-2011
(5)《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
(6)《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50010-2010(8)《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试行)》建村〔2011〕115号
件的局部过度加强而导致结构刚度突变所形成新的薄弱部位,避免对未加固部分和相关的结构构件、地基基础造成不利的影响。新增结构构件与原有结构构件之间应有可靠连接。
5.2.2房屋竖向承重构件的加固维修,应从结构构件的竖向承载能力、抗侧力能力和支撑联系的整体作用考虑。新增的墙、柱等竖向结构构件应结合原房屋平面布局均匀规则布置,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并设置可靠的基础。
(9)《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构造图集》DBJT20-63(川14G172)
(10)《农村住房危险性鉴定标准》JGJ/T363-2014
总说明
图集号
川16G122-TY
审核李德超一校对蒋智勇蒋智勇设计陈雪莲际出走
页
1
4
5.2.3木屋盖结构的加固维修,应从更换或补强已损伤、腐朽、虫蚀的结(4)加固用混凝土中石子粒径应为5mm~20mm,宜采用中、粗
构构件,减轻屋面覆土等屋面荷重,加强屋盖构件节点连接、屋盖支撑、受砂。加固用混凝土应采用无收缩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较原构件混
力分析等方面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