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程序作业指导书
一、文件基本信息
环节
负责人
日期
编制
[编制人姓名]
[编制日期]
审核
[审核人姓名]
[审核日期]
批准
[批准人姓名]
[批准日期]
二、修改记录
修改编号
修改内容概述
修改人
审核人
批准日期
无
首次发布
-
-
-
三、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程序
3.1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本试验适用于测定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
3.1.1试件要求
标准试件为150×150×150mm的立方体,其抗压强度作为标准值。
非标准试件强度需乘以尺寸换算系数:200×200×200mm试件取1.05;100×100×100mm试件取0.95。
试件养护条件:温度20±3℃、湿度≥90%的标准养护室,或20±3℃不流动水中,通常养护28天后试验。
3.1.2仪器设备
压力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机)
钢直尺(精度至1mm)
3.1.3试验步骤
试件从养护处取出后立即进行试验。
试验前将试件擦拭干净。
将试件置于试验机下压板,中心对准压板中心,承压面与成型侧面垂直。启动试验机,接近接触时调整球座使受力均匀,以0.3~0.8MPa/s均匀加荷。试件临近破坏迅速变形时,停止调整油门,直至破坏,记录破坏荷载P。
3.1.4结果计算
抗压强度计算公式:fc=AP
式中:fc?-抗压强度(MPa,精确至0.1);P-破坏荷载(N);A-承压面积(mm2)。
取三个试件平均值为试验结果。若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偏差超过15%,取中间值;若两者均超15%,则该组试件作废。
3.2抗折强度试验
3.2.1试件要求
标准试件为150×150×600(或550)mm小梁。
非标准试件(100×100×400mm)抗折强度需乘以尺寸换算系数0.85。
3.2.2仪器设备
抗折试验机、万能试验机或带抗折试验架的压力试验机,配备双点三分跨加载装置。
支座头与加压头为直径15mm弧形面,其中三个需具备滚动和倾斜功能。
3.2.3试验步骤
试件取出后及时试验,保持与养护环境一致的干湿状态。
擦拭试件,测量尺寸(精确至1mm)并检查外观。要求:无缺损,承压/支承区不平度≤0.05mm/100mm,与相邻面垂直度偏差≤±5°。
调整加载头及支座确保接触均匀。加荷速度:C30以下混凝土0.02~0.05MPa/s;≥C30混凝土0.05~0.08MPa/s,直至破坏,记录荷载P及破坏位置。
3.2.4结果计算
当破坏断面位于两集中荷载之间时,抗折强度计算公式:ff=bh2PL
式中:ff?-抗折强度(MPa,精确至0.01);P-破坏荷载(N);L-支座间距(跨度,mm);b-截面宽度(mm);h-截面高度(mm)。
取三个试件平均值为结果,异常数据取舍规则同立方体抗压试验。若单个试件破坏断面在荷载外,取另两个结果计算;若两个均在外,则试验作废。
四、试验后管理
试验数据整理与归档按《质量记录管理程序》(COP16.1)执行。
五、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流程表
流程环节
操作内容
来样登记
记录样品编号
试件检查
外观质量检验
试验项目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抗折强度试验
设备调试
选择压力机吨位
调整支点跨度
试件安装
压板对中放置
按支点调平试件
加载操作
均匀加荷至破坏
均匀加荷至破坏
数据记录
记录破坏荷载
记录破坏荷载
强度计算
计算抗压强度
计算抗折强度
报告流程
盖章
审查
填报报告
审核
报告发放
签发试验报告
说明:本指导书旨在规范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流程,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追溯性。试验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步骤执行,并做好原始记录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