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写话和习作的过渡和衔接(课件).pptx
文件大小:8.86 MB
总页数:7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1.53万字
文档摘要

空白演示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写话和习作的过渡和衔接1

2什么是好作文?只要是小孩子自己喜欢写、愿意写的作文,对他自己来讲就是好作文,问题在于缺少老师和家长的承认、肯定和鼓励。我们应该改变只把优秀作文看作是好作文的思维定势,真正做到: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尊重、体谅、帮助:教人人都乐写、都能写的作文”。

3三年级习作教学不是从写整篇作文开始的,也不是从写具体开始的,而是从写话和习作的衔接和过渡开始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根本大法,统编教材是我们教学的凭借。我们还是来看看课程目标是怎么规定的,教材是怎么要求的。

4一课标和教材:“零起点,循序渐进”的学习要求

5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写作的定位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还强调:“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学段开始‘习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注意!这样定位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这个定位符合小学生学习作文的心理发展规律,体现了现代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小学写作课程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符合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1

6◆写话和习作都是启蒙性作文写话是“写自己想说的话”,而且是先说后写,学习写一两句话到几句话。低年级小学生喜欢写自己想说的话,不喜欢写别人要他说的话。习作是初步学习和练习写作文,而且是从学习不拘形式地写开始的,由学习写清楚到学习写具体。中高年级学生也喜欢写自己想说的话,不喜欢写别人要他写的习作。所以,写话和习作都是启蒙性写作,是学习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的写作。

7◆这种定位也是对我国传统作文教学的继承和发展我国古代传统的作文教学主张“先放后收”的作文训练程序,要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写“小心文”。朱作仁先生指出:“古代蒙学正式写作(开笔)较迟,大多采取“先放后收”的训练程序。即第一步是“放”,鼓励学生大胆想、大胆写,驰骋想象,放开言路,不受约束;第二步是“收”,到一定阶段,学生写作已有了基础,再要求精练严谨。”(《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6月)写作专家刘庆锡、朱金顺先生认为,学习写“放胆文”一直延续要到初中阶段,长达九年时间。(《写作通论》.北京出版社.1983年6月)这与课标精神基本上是一致的。

8第一学段写话准备学写放胆文: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习作开始学习放胆文:不拘形式地写清楚。第三学段习作继续学习放胆文:开始收拢一些: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达,重点部分写具体。(教材:尝试学习围绕中心意思写;尝试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第四学段写作在小学学习放胆文的基础上学习小心文。我们认为,课标所要求的“零起点、循序渐进”的写话和习作,就是小学生要学习的“放胆文”,这是对传统作文教学的继承和发展。零起点关键是乐写循序渐进从学写“放胆文”这个角度,我们这样理解四个学段的课程目标:

9课程标准:“零起点、循序渐进”的写话、习作课程目标和内容根据课标对小学生作文是写话和习作的定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零起点、循序渐进”的写作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现了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连续性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表达与交流”课程目标摘录1学段定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第一学段写话对写话有兴趣。(零起点)第二学段习作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第三学段习作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乐于写循序渐进2

10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表达与交流”课程目标和内容摘录2(不包括应用文)能写学段定位观察的目标内容的目标形式的目标表达和修改的目标第一学段写话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没有要求)2.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