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52页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测试卷及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知识点考查
理解词语: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包括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以及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表达效果。
理解句子: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如具有深层含义、象征意义、双关意义的句子,分析句子的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
概括内容: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段落大意,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品质特征。
把握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结构特点,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理解文章的谋篇布局。
分析写作手法:识别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并分析其作用。
体会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主旨。
一.现代文阅读(共15小题)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山村小路上
①一队青年人在乡村的一条小路上行进。
②一条小溪横在他们面前,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小溪并不宽,第一个人略一迟疑,就腾地一跃而过,脚一着地就回头看看后面的人,眉宇间充满着胜利的微笑。
③第二个也一跃而过。
④第三个、第四个……都过去了。他们同样回过头迎接后来者。
⑤最后一个却不是这样,他默默地从旁边搬了块大石头,稳稳地放到小溪中间,然后跨上一脚,又一步跨到了对面。
⑥“走吧。”他招呼大家后,又踏上了前进的道路。
⑦还是这么几个人,来到了崎岖的山路上。山路旁边,有一根枯树枝凌空伸到了路中间。
⑧树枝横在眼睛前面,多不方便啊!第一个人一伸手握住树梢,拉向身后,然后向前走去,那树枝,待他一放手,然后弹回到原来的地方。
⑨接着又是第二个人,第三个人……他们一一照例而过。
⑩又是最后一个人,他也是一伸手,握住树梢,但他又伸出一只手,很容易把它折断了,轻轻的一扔,然后快走一步,跟上了大家。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坎坷——
腾空——
(2)画“_______”的句子是对人物的描写,写出了最后一个人。
(3)短文按照的顺序,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展开叙述,文中设置了两处场景:一处是过小溪,大家都,只有最后一个人;另一处是一根枯树枝挡住了去路,前面的人都,最后一个人。通过他们不同的行为,赞扬了。
(4)写一句恰当的名言,赠给文中的“最后一个人”。
2.阅读短文,完成下题。
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
??①山也是可爱的,但和海比,的确比不起,我有我的理由!
??②人常常说“海阔天空”。只有在海上的时候,才觉得天空阔远到了极致。初在山上的时候,走到岩壁中间,有时只见一线天光。即或是到了山顶,而因为天边是山,天与地的界线便起伏不平,不如水平线的齐整。
??③海是蓝色灰色的。山是黄色绿色的。拿颜色来比,山也比海不过。蓝色灰色含着庄严淡远的意味,黄色绿色却未免浅显小气一些。(果然居然固然依然)我们常以黄色为至尊,皇帝的龙袍是黄色的,但皇帝称为“天子”,天比皇帝还尊贵,而天却是蓝色的。
??④海是动的,山是静的。海是活泼的,山是呆板的。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
(凝神凝结凝望凝聚)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如同病牛一般。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从天边微波粼粼的直卷到岸边,触到崖石,更欣然的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⑤四围是大海,与四周是乱山,两者相较,是如何滋味,看古诗便可知道。比如说海上山上看月出,古诗说:“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细细咀嚼,这两句形容乱山,形容得极好,而光景何等臃肿,崎岖,僵冷?读了不使人生快感。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是月出,光景却何等妩媚,遥远,璀璨!
??⑥在海上又使人有透视的能力,这句话是真的!你倚栏俯视,你不由自主地要想起这万倾碧波之下,有什么明珠,什么珊瑚,什么龙女,什么鲛纱。在山上呢,很少使人想到山石黄泉以下,有什么金银铜铁。因为海水透明,天然的有引人们思想往深里去的趋向。
??⑦简直越说越没有完了,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以为海比山强得多。争论真有意思!对于山和海的品评,小朋友们愈和我辩驳愈好,这样世界才有不同的变换。
(1)用“/”划去③段和④段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