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湖里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学科素养评价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探索太空lǐnɡyù(),是航天人的梦想;dǐyù()敌人来犯,是军人的天职;实现民族复兴,是我们的zérèn()。迎接未来挑战,无须páihuái(),不必kǒnɡjù(),我们众志成城,共谱时代华章。
二、单项选择题。(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正月(zhènɡ) 商业簿(bù) 锲而不舍(qì)
B.吞噬(sì) 追悼会(dào) 雨雪霏霏(yǔ)
C.分外(fēn) 鸟鸣啭(zhuàn) 匍匐前进(pú)
D.惆怅(chànɡ) 薏仁米(yì) 鄙夷不屑(xiè)
2.下列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彩绘赤裸裸
B.侵袭腊八粥
C.拔弄万不得己
D.染缸司空见惯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终日不成章(文章)
B.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
C.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
D.孰为汝多知乎(同“谓”,说)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新春,厦门中山路充满了节日的喜庆,街上各种中国元素的剪纸、彩灯、糖画等工艺作品数不胜数,来往游客不计其数。
B.厦门风景美如画,园林博览苑的自然景观巧夺天工,闽南朝天宫的雕像栩栩如生,日光岩顶峰俯瞰到的厦门全景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C.福建省运动员葛曼棋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田径女子100米项目摘得挂冠;在第19届亚运会田径女子100米决赛中,她再次拔得头筹。
D.学校里,同学们入班即静、入座即读已是司空见惯的好风景;城市里,市民们自觉走斑马线、机动车礼让行人的行为更是不足为奇。
5.下列关于诗句对应的传统节日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写的是七夕节人们对月乞巧的场景。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了寒食节人们生火做饭的场面。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写的是清明节人们扫墓、祭祖的习俗。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描写了中秋节人们望月、思念亲友的画面。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鲁滨逊漂流记》紧扣“险”字,塑造了鲁滨逊勇敢、乐观的人物形象。
B.《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索亚是一个敢于探索、追求自由的孩子。
C.《骑鹅旅行记》中的主人公尼尔斯最终变成了一个霸道、爱欺负人的人。
D.《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爱丽丝掉进兔子洞后,开始了如梦如幻的旅程。
7.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
A.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
B.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C.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D.那是一座用石头砌墙、木头作支架的白色小房子。其他附属的房屋也很小,耕地窄得几乎连马都无法在上面打滚。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写的。
B.我们即使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C.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D.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斗争。
9.填入下列横线中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在中国人眼中,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你是否想过,为什么要把衣放在首位呢?,,,。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也就是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礼仪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A.②③④①
B.③④②① C.④①②③
D.④③②①
三、古诗文填空。(7分)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2.时光的流逝是古训里“,更有早行人”的劝告;是《长歌行》里“少壮不努力,”的悲叹。
3.诗词景致。韩愈用“,草色遥看近却无”让我们感受到草木萌发的早春气息;叶绍翁则用“,一枝红杏出墙来”让我们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可春光易逝,正如词人王观言:“若到江南赶上春,。”
第二部分阅读与欣赏(38分)
四、阅读《父亲和作业本》,完成练习。(18分)
父亲和作业本
李成义
我老家在甘肃天水的一个小山沟里,小时候家里很穷。我上小学一、二年级时,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