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儿童文学概论 课件 第四章 第一节 儿童故事.pptx
文件大小:5.38 M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1.9千字
文档摘要

儿童故事儿童小说;第一节儿童故事;一、儿童故事的概念

;故事历史悠久,它根植于民间,最初在人们的口头创作中孕育发展,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故事的创作手法越来越多样,形式也逐渐丰富完善,后经过文人的收集、整理和加工,慢慢形成较为定型的一些故事类型。其后随着各种文学体裁的定型和发展,故事也逐渐形成较为固定的文体特征,成为文学类别的一种。;(二)儿童故事;持广义儿童故事概念的学者认为,儿童故事应该包括神话、传说、童话、寓言、小说、笑话等,即凡是适合儿童接受的以叙事为主的作品都是儿童故事。

王泉根《儿童文学教程》:儿童故事是适合低幼儿童聆听、阅读的叙事性文学样式,是儿童较早接触的儿童文学品种。

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儿童故事是内容单纯有趣,篇幅短小,情节完整连贯,与儿童的接受和欣赏能力相适应,供儿童阅读或聆听的叙事性文学样式。

;狭义的儿童故事是与儿童诗歌、童话、寓言、儿童小说等并列的儿童文学样式。

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神话、传说、童话、寓言这些幻想性较强的作品不属于儿童故事的范畴。

孔宝刚在、朱自强和陈振桂等学者都使用狭义儿童故事概念。;本教材儿童故事的概念;二、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一)故事结构的完整性;(一)故事结构的完整性;(二)故事情节的趣味性;悬念指在情节发展中安排的矛盾或设置的疑团。故事中巧妙地设置悬念,是增强儿童故事生动性并引发儿童思考的重要因素。

《煎饼帽子》里,题目设置了一个悬念:煎饼与戴在头上的帽子之间有什么关系,这到底怎么回事?住读者,也为情节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契机,使作品引人入胜。

艾·彼齐什卡的《六个娃娃七个坑》讲述了一个由误会而引发的故事。七个孩子因为天热到河里戏水,可后来数来数去,只有六个孩子,还有一个小朋友到哪儿去了?他溺水了吗?孩子们都慌了。最后在打渔老伯的帮助下,他们才意识到是在数人的时候都忘记了数自己。

史梯曼的《摩尔根又掉井里去了》里,摩尔根是一只公鸡,却被误会是个孩子。

儿童故事在情节的安排上也常常使用对比手法,以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聪明和愚笨、善良和冷酷、坏人和好人、自私和无私、美和丑等形成对比。;(三)故事语言的口语化;(四)故事主题的教谕性;儿童故事通过故事,引导儿童认识到自己身上的小缺点,从而作出改变,如《一分钟》,以元元因为贪睡1分钟而迟到了20分钟的教训,让孩子们懂得严格要求自己,养成科学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任溶溶的《土土写字》里,通过土土写字的故事,让儿童认识到一件事情如果做不好,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儿童故事还赞扬生活中的美与善。《为什么要说“谢谢”》、《我给奶奶送阳光》

故事还可以引导儿童进行思考。《王戎不取道旁李》

;三、儿童故事的类型;1.生活故事

儿童生活故事指取材于儿童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并以写实的手法进行表现的一种故事类型。这类故事在儿童故事中数量最多,占有重要地位。;2.历史故事

儿童历史故事是指根据一定史料编写而成的、适合儿童阅读的故事。儿童历史故事的基本情节符合历史事实,有其真实性,但在细节方面又有艺术加工,具有故事

性。儿童通过阅读历史故事可以了解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获得相关的历史知识,也可以为建立正确的历史观打下基础。;3.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是以介绍中外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为主的儿童故事。;4.动物故事

儿童动物故事以动物为主要形象,通过对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样貌等的描绘,展现各种动物的生存状态,间接反映动物和人类社会的种种联系。

动物故事与其他以动物为形象的叙事文体的最大不同是不对动物进行人格化的表现,只是对动物的样貌和生活方式进行客观细致的观察并加以故事化表现。;5.民间故事

儿童民间故事指民间故事中适合儿童听和读的,符合儿童认知和心理,有较强现实性的故事。儿童民间故事以其丰富的内容、神奇的想象、生动的情节、朴素的风格,赢得了儿童的喜爱,符合儿童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追求新奇有趣的心理特点。

《列那狐的故事》、《牛郎织女》、《巧媳妇》等

;6.创作故事

创作故事指的是与民间故事相区别,由作家专门为儿童创作的,并为儿童所乐于接受的故事。

如郑春华《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黄世衡《新雨衣上的墨迹》《小歌手的烦恼》,张鹤鸣《满分的秘密》等。

创作故事一般都能够紧密结合儿童的现实生活,反映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向儿童传递时代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