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幼儿园防溺水宣传教育PPT课件.pptx
文件大小:2.71 M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1.9千字
文档摘要

生命只有一次请珍爱生命主讲人:某某老师

目录contents一、溺水事件二、预防溺水知识三、溺水的原因四、防溺水倡议书

溺水事件第一部分

溺水事件一2022年7月3日下午,松阳县水南街道大竹溪村路边小溪,年仅16岁的高一学生,在小溪游泳时,不慎溺水身亡。溺水死亡是我国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希望所有家长将孩子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履行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与监护职责,特别是加强对孩子的防溺水教育和看管。

溺水事件二2022年7月3日15时左右,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欣悦湖有1名10岁小男孩下水游泳,不慎溺水身亡。孩子在家长陪同下游泳,没有私自,也没有与伙伴相约游泳,值得肯定。但家长和孩子要知道,成人陪同,并非绝对安全。

溺水事件三2022年7月3日,福建漳州一4岁女童在沙滩玩耍时,突然被大浪卷进海里。危急时刻,一男子果断扑进海里,顶着巨浪拼死救回。家长要做到“四知”,知孩子去向、知孩子同伴、知孩子归时、知孩子活动内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溺水事件四7月5日,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一大坝下游正在泄洪,家长带孩子在泄洪口围观。一名儿童突然掉进水中一男子尝试营救未果险被冲走,孩子随后被水冲走。落水儿童6日早上被打捞上岸时已无生命体征。

预防溺水知识第二部分

预防小儿溺水有高招教孩子游泳,学游泳后,孩子的胆子会变大一些,而且也学会换气,这样能降低溺水的风险。游泳后要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果孩子有发热,或者身体有点不适,最好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避免延迟性溺水和干性溺水。

注意游泳卫生不要忽视游泳后卫生。游泳后,应立即用软质干巾(毛巾或纸巾)擦去身上水珠,滴上氯霉素或硼酸眼药水,清理出鼻腔分泌物。如若耳部进水,可采用“同侧跳”将水排出。之后,现做几节放松体操及肢体按摩或小憩15-20分钟,避免肌群僵化和疲劳。

如何防溺水?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泳衣什么颜色更安全?白色、蓝色、黑色的泳衣在水中能见度欠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是不推荐的泳衣颜色,而对比度强烈的荧光色泳衣可以提高儿童在水中的可见度,有助于家长或者安全人员看护在水中的儿童。游泳池中的氯化水会损伤泳衣面料,使用过的泳衣要及时用清水或者中性洗涤剂清洗,清洗完毕后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晾干。

溺水的原因第三部分

天气变化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如雷暴、强风或大浪,可能导致游泳者面临危险。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水域的安全性大大降低,游泳者可能无法及时撤离,增加了溺水的风险。因此,游泳前应关注天气预报,避免在恶劣天气下进行水上活动。

缺乏安全设施许多公共水域缺乏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救生圈、救生员和警示标志。这使得游泳者在遇到危险时无法得到及时的救助,增加了溺水的风险。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公共水域的管理,确保安全设施的完善,以保护游泳者的安全。

过度自信一些游泳者对自己的游泳能力过于自信,认为自己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应对水域的挑战。这种过度自信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潜在危险时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增加溺水的风险。因此,游泳者应保持谦逊,认识到自身能力的局限性,避免冒险行为。

缺乏急救知识许多人在遇到溺水事故时缺乏必要的急救知识,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救助措施。这使得溺水者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失去宝贵的时间,增加了事故的严重性。因此,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是预防溺水事故的重要措施。

防溺水倡议书第四部分

培养孩子的水性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孩子的水性。例如,可以在浴缸中让孩子练习潜水、漂浮等基本技能,增强他们对水的适应能力。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让孩子逐渐克服对水的恐惧,增强自信心。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家长可以定期与孩子进行安全演练,模拟溺水场景,让孩子学会如何自救和呼救。通过实际演练,增强孩子的应变能力和自救意识。同时,家长也应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施救。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了解他们对水的恐惧或兴趣。如果孩子表现出对水的恐惧,家长应耐心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通过积极的鼓励和支持,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逐渐建立对水的信任感。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家长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鼓励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及时与家长沟通。无论是对水的恐惧还是对游泳的疑虑,家长都应给予理解和支持。通过良好的沟通,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让他们在水边活动时更加谨慎和小心。

谢谢聆听!主讲人:某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