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补写句子”专题》教案.doc
文件大小:586.94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1.15万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1

把握规律掌握方法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补写句子”专题

导语:“补写句子”题目自出现在高考语文试卷以来,成为命题最为青睐的语言文字运用题。它对考生语言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答题难度较大,考场得分较低。因此,对于考生而言这类题像是一个难以攻破的堡垒,答题时信心满满,得分却常常令人失望。那么,如何才能将这六分收入囊中?关键在掌握规律、掌握方法。

【复习目标】

了解题型特点,明确四个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补写句子的四种类型。

熟练解题的四个步骤并有效运用。

【教学方法】

线上微课教学

线下巩固训练

把握考点要求:做到明确方向

补写句子属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点,能力层级为E级。它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推断、逻辑思维、规范答题等语言综合能力。这种题型从2012年开始,一直坚持到2017年,2018年它被得体考点取代,但2019年又再次出现。这说明该题型区分度很好。

牢记四个明确:做到有的放矢

(一)明确题目要求

题目要求一般为:补写恰当的语句,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规定的字数。学生失分的原因除了能力不够之外,大部分是复习时不重视题目的要求。

(二)明确文体类别

选材大多是说明文,偶尔也有议论文。不同的文体则体现出不同的行文脉络,阅读时要用不同的阅读思维。

1、说明性文段一般说明事物及其主要特征(特点、功用、结构、成因、内涵、外延、属性等)。补写句子时要弄清所补句子属于事物的哪方面特征、作用、意义。

2、议论性文段一般围绕中心观点展开,分为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过程,所以阅读此类语段,要找出中心句,论证的层次以及各层次间的关系。

3、这些选用的材料内容虽短,但基本上还是保留了文章的结构。

(三)明确语段结构

语段结构大致分为开始、展开、过渡、结束。开始部分一般为提出话题,展开部分为叙述、说明、议论的主要语义,过渡部分为承上启下,结尾部分为归纳全段,呼应话题或中心。语段结构分为:总分、承接、并列关系。

(四)明确显性特征(标点、位置、句式、提示语、关联词等)

1、标点符号就像神秘的密码,暗示着句子之间语意的某种联系。比如:句号暗示一句话的终结,要补写出既和上一句有关联,又要体现出结束的语句;问号提示要么补写疑问句,要么补写反问句,决不能写出肯定句或陈述句;冒号引出下文或总结上文;分号暗示属于并列关系。

2、空出的句子位置大致有三类:开头,中间,结尾。如果填写开头的句子,要明确它是领起句,领起下文的内容;如果填写中间的句子,要明确它是过渡句、照应句、仿写句、阐释句等;如果写结尾句,要明确它是总结句,具有结论性的作用。

3、特别注意对偶句、对比句、排比句、并列句、问答句等。还要关注首先、其次、再次、例如、同时、在…情况下、由此观之、综上所述等提示语。

4、关联词语不但起到连贯句子的作用,也起到明确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作用。

掌握四类句子:做到心中有数

(一)总领句

引领句指在一段话或一层意思的开头,引出下文要说的话或谈论的话题的语句。这类语句简明概括,对这类句子的补写,重点要关注引领的内容,既要看清引领的是一句话,还是若干句话;还要看清表述的形式,采用的句式,乃至字数要求。

总括句指在一段文字前面,用来总说下文的语句。这类句子,往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语言表述上极为严密。对这类句子的补写,要关注总括的区间,把握其内容要点。

例题1:有人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答案: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

例题2:据考古资料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京山顶洞人就已经产生了原始的鬼魂崇拜意识。考古发现,山顶洞穴遗址内人的骨骼的旁边有赤铁矿石粉粒遗存。将红色的粉粒撒在死者的身上,显然是出于某种特定的用意,或表示哀痛,或表示怀念,抑或表示驱邪避害。这表明这一时期的原始人类已经对死去的同伴产生了或敬或畏的情感,萌发了人死后有鬼魂存在的意识,这无疑是一种最原始的祭祀方式。

答案:祭祀最早产生于远古时期

(二)过渡句

过渡句是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内容的句子。对过渡句的补写,要注意内容的前后关联,结构上的承前启后,恰当地使用各种连词和关联词语。

例题3:中国历代的治国思想向来以倡导节俭为正途,这显然是长期短缺经济的必然产物。______________,在管仲看来,大家都不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