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泸县五中高 2024 级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docx
文件大小:1.59 M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3.9千字
文档摘要

泸县五中高2024级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试题

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I1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卷对应题目号的位置上,填涂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答案请使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对应题目号的位置上,填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选择题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

地球相似度指数是用来衡量其他行星与地球相似程度的量化指标。地球相似度指数值越接近1,表示类

地行星与地球越相似,从而判断其宜居性。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一颗与地球相距16光年,名为格利泽的行

星,其地球相似度指数较高。完成下面1-3小题。

1.推测地球相似度指数中重要的衡量标准包括()

①行星寿命②半径大小和质量③土壤成分

④与恒星距离⑤自转和公转周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⑤

2.地球相似度指数高的行星()

A.在天体系统宜居带内B.与地球半径一致

C.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D.与地球距离较近

3.与地球相比,下列关于土星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公转速度慢导致温度更低B.体积质量远远小于地球

C.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D.宇宙环境不够安全稳定

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

极放大效应”。丹麦的科学家通过分析气候卫星的数据发现,近20年来,格陵兰岛上已经有4.7万亿吨冰

川融化。下图示意北极地区大气受热过程。完成下面4-6小题。

4.北极地区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A.①—②—⑥B.②—④—⑥C.①—⑥—⑧D.②—③—④

5.“北极放大效应”对北极地区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有()

A.①增强B.③不变C.④减弱D.⑥减弱

6.现在我们都在提倡低碳生活,实现低碳生活会使图中()

A.①增强B.②减弱C.⑥增强D.⑧减弱

掌握鱼群的洄游规律,是研究鱼类的一个重要方面。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通常水温开始变暖,

产卵洄游也就开始了,小黄鱼游到某一产卵场时,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会继续前往其他产卵场。下图示意

某海域部分小黄鱼产卵场和越冬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7-9小题。

第1页共4页

7.甲、乙、丙、丁四地海域,一年中海水盐度变化最明显的是()

A.甲B.乙C.丙D.丁

8.相较于乙地,小黄鱼选择丁地作为越冬场的主要原因是()

A.暖流影响,水温较高B.外海生存面积广阔

C.远离海岸,污染较小D.外海饵料种类丰富

9.对小黄鱼进行产卵洄游研究时跟踪的方向依次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甲→丙→乙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窝凼洼地,层峦叠嶂,翠林如海。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像地球上的一只巨眼,静静凝望天空,探寻百亿光年

之外的射电信号。FAST从概念到选址再到建成,耗时22年,终于选定了拥有天然石灰岩溶地形、大小合

适、人迹罕至的贵州省平塘县,让大科学装置在此“安家落户”。据此完成下面10-12小题。

10.“FAST”选址黔南喀斯特洼坑中的原因是()

①利用天然洼地,减少土石方开挖量②地质条件有利于地表水下渗,便于排水

③该地人烟稀少,几乎没有电磁波的干扰④距经济发达地区较近,科技力量较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塑造大窝凼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B.冰川侵蚀C.流水侵蚀D.海浪侵蚀

12.有关大窝凼地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广布的可溶性岩石是基础条件B.炎热干燥的气候是外部条件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地势崎岖,土壤肥沃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中东部,东部以固定、半固定沙地为主,西部以半固定、流动沙丘为主。

从东到西依次为疏林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下图示意浑善达克沙地2018~2020年夏季不同降水分区

中不同植被类型占比。完成下面13-15小题。

第2页共4页

13.随着降水量的增多,不同植被类型占比的变化是()

A.多年生草本减少B.一年生草本减少C.灌木逐渐减少D.乔木逐渐增多

14.浑善达克沙地西部地区植物根系的特点最可能是()

A.根系的数量少B.根系细小而短C.扎根面窄而浅D.扎根面广而深

15.浑善达克沙地中植被类型从东到西分布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分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