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12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月月考试
历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良渚城址和“郊区”共同构成城乡结合的都邑。古城周边修建了规模庞大的水利设施,包括
阻挡山洪的土筑水坝和引水渠道,水利调节面积达100平方千米以上,整个古城系统土石方工
程总量1005万立方米。这主要得益于当时()
A.早期国家治理体系B.各地文明的交流互鉴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D.铁制农耕工具的使用
2.春秋时期,诸侯国经过内部的权力斗争,建成新的行政体系。各国新扩张的土地,不再全
部分给大夫和勋臣,而是设立县、郡、里等行政机构管理。这表明当时()
A.官员任命制替代了世官制B.各国全面推行郡县制
C.按地域管理居民趋势加强D.戎狄蛮夷融入华夏族
3.战国后期,荀子到秦国访问,“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
之吏也。……,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
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据此可知,促进秦国崛起的因素有()
A.社会改革彻底B.重视法制建设
C.行政效率提高D.吏治较为清明
4.《后汉书》记载:“(樊氏)为乡里著姓。(樊)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其营
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勠力,财利岁倍,至乃开广田土三百余顷。”
这说明,东汉豪强的田庄()
A.控制了大量依附农民B.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C.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D.形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5.南朝皇帝多重用寒人执掌机要。刘宋时期,农家出身、目不识丁的沈庆之官至侍中,小贩
出身的戴法兴在孝武帝时任南台侍御史兼中书通事舍人,齐武帝以出身寒微的纪僧真为中书舍
人。这反映了()
A.士庶界限淡化B.皇权得以加强
C.科举取士萌芽D.士族养尊处优
6.右图是唐人墓中的壁画——胡人牵驼图,其艺术原型是善于经商的中亚栗特人。壁画可用
来说明唐朝()
A.疆域不断扩大B.中外使节往来
C.文化兼容并包D.国内民族融合
7.隋朝规定,农民、奴婢、耕牛的授田皆依北齐制度,即一夫受露田80亩,妇人40亩……。
唐高祖下令继续推行均田制,一般妇女、部曲、奴婢、耕牛不再列入授田范围。这表明唐朝()
A.一般妇女地位下降B.耕地面积减少
C.农民受田严重不足D.简化税收名目
8.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说:“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
阙而不录。”他旨在强调()
A.精耕细作B.勤俭节约C.以农为本D.多种经营
9.宋太祖改革了以科举制度为主的选官制度,废除公荐制度,规定官员子弟要参加复试,强
调在省试后增加殿试,中举者成为天子门生。他还扩充军队,严格训练,严肃军纪,增强军队
战力。材料说明()
A.北宋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B.宋太祖实行文武并重
C.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