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之其它题目文章主旨,思想感情这类题不常单独出现,多与含义题,作用题和探究题等结合起来。其命题方式如下:(1)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2)本文的主旨是不是……?为什么?(3)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模式】本文通过对……的叙述或描写(手法、内容),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观点、感情)。或:不是,因为“……”只是文章内容的一个方面,并非全文的主旨。全文的主旨是……。①做这类题要弄懂段与段之间、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抓住各部分最主要、最本质的信息,抓住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词语或句子,然后在筛选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和归纳。②一定要考虑到插入材料(联想、想象)所体现的感情。P215写作意图22.请探究本文的写作意图。(6分)①反映家乡的现实状况,表达对家乡浓浓人情的赞美,对家乡亲人辛酸生活的同情;②表达对大规模“外出谋生和打工”社会现象的思考,对外出务工的合理性进行反思;③呼吁全社会关注思考外出务工现象,关爱呵护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理解善待广大外来务工人员。(每点2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2.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6分)①赞美以父亲为代表的勤劳的农民;②赞美伟大的民族精神;③对故乡及亲人的怀念与牵挂。【评分标准:每点2分。】物象【答题思路】①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②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具体套路】(1)从结构上看,有线索作用:是行文的线索,组织材料、贯穿全文,使全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2)从内容上看,直接或者间接表现文章主旨,具有烘托人物形象或者象征的作用。注意: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在写人的散文中,如果用某一物象作标题,一般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起主人公的一生,二是象征某种哲理,寄托某种情思。故乡的芦花李笙清(1)在滩涂上看芦花,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那种骑着牛背走在湖堤上看一望无垠的芦花的感觉,至今仍然令人回味无穷。柳笛声中,那大片大片茂密的芦苇迎风招展,雪一样的芦花便如旗帜般潮涌浪卷;宁静中,仿佛有涛声隐约,忍不住牧牛进入那片芦苇花海,任由苇絮芦花轻拂脸颊,然后折一根长长的芦苇顶在头上,自己就俨然成了芦苇王子。(2)如今滩涂上的苇林稀了,那种飘雪的壮观景象我是难以找到了,但是一蓬一蓬的芦苇依然顽强地生长在那些肥沃的滩涂上、河床边,它们惊人的生命力,来自于那深深下扎的芦根;当芦花谢了,芦苇枯萎,那些吮吸着水乡乳汁的芦根,却已在孕育着新的生命。(3)我常常将芦花看作是水乡的女人,她们是我的祖母和母亲,还有更多系着围裙下河下湖的女人。水乡的湖从来不曾干涸。每到涨潮时节,纵横交错的河床满了,水会漫过岸边的芦苇。一路流淌,直到扎进湖里。而到了枯水季节,湖水会经过一孔孔涵闸,给这些河道注入生命之水,也滋润着河道两边丛生的芦苇。(4)芦苇拔节的季节,正是麦地出苗的时候,这时候的水乡是清闲的,河边往往是最热闹的地方。男人们会光着膀子修理渔具,将那些终年漂在水上的船抬到岸上,晒干后,顶着日头,一遍遍地给船体上桐油。织网是女人的活计,树阴下,那些穿花似的巧手忽上忽下,令人眼花缭乱。一级一级的石板台阶,一个一个的水埠头,女人的嬉闹声里,常常掺杂着汉子粗粗的嗓门。泥土一样朴实。间或有水鸟扑棱棱地从岸边的芦苇丛中飞出,引起一串更响亮的笑声。当此起彼伏的棒槌声渐渐停息下来,女人们会就着河水洗发,会将清清的水面当作妆镜,欣赏一番自己的容颜,一朵红云会腾上脸来。(5)当湖风温暖地沿着苇荡穿行的日子,芦花开始出穗,男人们开始下湖忙活。这时候的女人也忙碌起来,她们像莲花一样开放在近湖和堰塘里,一个个小小的木桶,一根根细长的竹篙,让女人们融入到一片诗意之中。草帽下,那些淌着汗水的脸,总是笑意嫣然,挥手间,沾满菱角叶。在我的水乡,采菱一般是女人的专利,说笑之间,她们的纤纤十指飞快地摘着水面上的菱角,熟练得就像在做纳鞋底一样的针线活,不一会儿,木桶就满了,女人们将木桶划到岸边,麻利地用筐篓装好,然后舀干木桶里的水,又轻盈地划进菱花丛中。一趟趟下来,岸边的菱角成了小山,女人的衣服开始湿透,会显出好看的曲线。偶尔有汉子心疼婆娘,也划着木桶采菱,他们笨拙的姿势往往引来女人的笑声,有时木桶翻了,男人和菱角一起滑落到水里,这时候,女人的笑声会更加恣意。(6)芦苇长得更高的时候,芦花开始在风中怒放,秋风中,那银白如絮的芦花飘逸柔情。男人们开始频繁地出湖,而女人们的扁舟会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