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2025学年度(上)七校协作体11月高三联考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历史高三七校联考参考答案.pdf
文件大小:239.14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8.29千字
文档摘要

七校联考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DCACADCBBB

题号111213141516

答案ABBBDD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中原地区的黄山聚落遗址堆积丰富,包含仰韶、屈家岭、石家

河等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存。遗址顶部台地仰韶早期至屈家岭文化堆积厚3—5米,基本由多层房址和墓葬

叠压而成,遗迹丰富”,并结合图片内容可知,中原地区的黄山聚落遗址经历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存,而且

玉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说明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D项正确;统一性强调中华文明不同遗址的相同特

征,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创新性强调中华文明的独到之处,材料并未体现,排除B项;包容性

强调对其他文明的态度,而材料强调的是同一遗址的不同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公众号:高中试

卷君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春秋(中国)。据材“黍者所以雪(擦拭、清洗)桃,非为食之也。孔子则回复道:“夫黍者,五

谷之长,郊礼宗庙以为上盛。果有六属而桃为下,祭祀不用,不登郊庙。丘闻之:君手以贱雪贵,不闻以

贵雪贱。”可知,孔子认为桃子地位是比较低贱的,黍米地位是很高的,君子不应用尊贵的东西去擦拭低

贱的东西,这实质是将礼乐思想与饮食实践相结合,C项正确。孔子借黍米和桃子来主张恢复周礼,而不

是饮食方式,排除A项;材料强调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并不是其经济思想,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黍

米与桃子在周礼中的地位,无法体现戒奢从简,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详解】根据材料“《户曹上计文书》”可知,该文书汇总了所辖诸县当年户口垦田等情况,故①正确;结

合所学可知,秦朝御史负责审核和监察,故②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文书是秦朝推行行政管理的重要形

式,故③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的上计制度是对地方官员的一种考核制度,故《户曹上计文书》不

是中央征派赋税徭役的依据,而是官员晋升、任免的依据,故④错误,综上,A项正确,排除BCD三

项。故选A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西汉时期。根据材料

可知,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其主要职责是统辖西域诸国,管理屯田,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可以发兵

征讨,从而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控,C项正确;西域都护府的设置并不能完全解决民族矛盾,

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西域都护府与边疆地区经济交流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西域都护府

对中原文化传播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5.A

【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时空范围为东晋(中国)。据

题干可知,在东晋时期,带有宗教(道教、佛教)性质的“之”“道”“僧”“菩萨”等字经常出现在人名中,结

合所学(三教并存)可知,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吸引了众多信徒,儒学发展出现了危

机,故选A项;题干不仅述及了道教,还有佛教,排除B项;题干仅是述及了“东晋世家大族琅琊王

氏”,并且其名字是受到道教的影响,而“僧”“菩萨”等字是受到佛教的影响,排除C项;“之”“道”等字是受

到道教影响,“僧”“菩萨”等字是受到佛教影响,并没有将佛教与其他宗教进行对比,排除D项。故选A

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代对外交流频繁,因此敦煌宝相花纹中不仅蕴含了中国传统吉

祥纹样,而且还蕴含了欧洲植物相关纹样,反映了唐文化在交流中发展,D项正确;图案设计源于社会实

践,排除A项;敦煌宝相花纹属于汉族传统吉祥纹样之一,无法说明反映世俗化的审美趋向,排除B

项;材料强调中华文化与欧洲文化的融合,无法体现地域文化的差异,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