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docx
文件大小:132.66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6.31千字
文档摘要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44分。

1.如图所示,不带电的金属球放在绝缘水平面上,距球心2r处有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静电力常量为k,则金属球达到静电平衡后(????)

A.金属球的左侧感应出正电荷 B.金属球左端的电势比右端的高

C.金属球附近的等势面是同心圆 D.感应电荷在球心处产生的场强为k

2.一平行板电容器充放电电路如图所示。开关S接1,电源E给电容器C充电;S接2,电容器C对电阻R放电。则(????)

A.充电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减小

B.充电过程中,流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自左向右

C.放电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减小

D.放电过程中,流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自右向左

3.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将左金属板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则(????)

A.电容器的电容变小

B.静电计的指针张角减小

C.电容器的带电量减小

D.金属板间电场强度增大

4.2025年4月25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我国空间站。在与飞船对接前,空间站进行了轨道调整,近地点、远地点的高度均进行了抬升,则轨道调整后的空间站(????)

A.周期比调整前的大

B.机械能比调整前的小

C.在远地点受到的万有引力比调整前的大

D.在近地点受到的万有引力的功率比调整前的小

5.某静电场中的电场线如图所示,一带电粒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粒子(????)

A.带负电荷

B.一定从M点运动到N点

C.在M点的加速度比在N点的大

D.在M点的电势能比在N点的大

6.如图所示,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固定在A、B两点,O是A、B连线的中点,N、P是中垂线上的两点,ON=OP。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P点由静止释放,只在静电力作用下运动,则试探电荷(????)

A.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与PN垂直

B.运动到O点时的速度最大

C.沿着P→O→N,试探电荷的加速度一定先减小后增加

D.

7.如图所示为背越式跳高过程的动作分解图,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多次跳高时,起跳速度越大(????)

A.地面对人做功越多 B.人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越大

C.人在最高点时的机械能越大 D.人在最高点离地的高度越大

8.在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其静电场的电势φ在x轴上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1、x3处电场方向相同

B.x1处的电场强度比x3处的大

C.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在x1处的电势能小于在x2处的电势能

D.带正电的试探电荷沿

9.已知篮球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从篮球与地面碰撞后竖直弹起到再次与地面碰撞的过程中,篮球的速度v、动能Ek随时间t或高度h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10.某物流车间用如图甲所示的电机传动的传送带运送包裹。一包裹被轻放在传送带底端,在到达传送带顶端的过程中,包裹的机械能E随位移x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包裹在整个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

B.包裹在整个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C.包裹与传送带相对滑动产生的内能等于2E1

D.

11.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A处的圆环相连。圆环从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处,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到达C处的速度为零。圆环在C处获得一竖直向上的速度,恰好能回到A处,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圆环(????)

A.下滑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

B.下滑过程中,经过B处时的速度最大

C.上滑过程中,受到恒定的摩擦力

D.上滑经过B处的速度大于下滑经过B处的速度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12.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重物A(含挡光片)、B的质量分别m和2m,挡光片的宽度为d。

(1)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顺序是______。

①测量挡光片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竖直距离h

②记录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Δt

③先接通光电门的电源,后释放B

④按图甲装配好定滑轮和光电门

⑤A、B用细绳连接后跨放在定滑轮上,用手托住B

(2)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用题中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若满足关系式______(用题中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则验证了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4)小华反复改变挡光片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竖直距离h,记录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时间Δt,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图线的斜率为k=______。

(5)本实验中,释放B时,手托住B向下移动了一小段距离后才与B分离,小华认为该操作不会影响A、B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1分。

13.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