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絮语文】高一语文必修下8课挖空练习.docx
文件大小:66.09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2.29万字
文档摘要

必修下8课挖空练习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一两天)长乎()尔(),毋吾以()也。居(闲居在家)则曰:‘不吾知()也。’(句式:)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句式:句)”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治)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方圆)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句式:),浴乎沂(句式:),风()乎舞雩(句式:),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句式),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谁)能为之大()?”

【附答案】

子路、曾皙(xī)、冉有、公西华侍坐(在尊长近旁陪坐)。

子曰:“以(因为)吾一日长(zhǎnɡ)(年长)乎尔,毋(不要)吾以(同“已”,止)也。居(平日、平时)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尔,相当于“然”)而对曰:“千乘(shènɡ)(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之国,摄(夹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接续)之以饥馑(泛指饥荒);由也为(治)之,比及(等到)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也。”

夫子哂(shěn)(微笑)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计量面积用语,多用以计量土地,后加表示长度的数词或数量词)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至于)其礼乐,以俟(等待)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胜任、能做到)之,愿学焉。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如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端章甫(端,古代的一种礼服。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在这里都用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愿为小相(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同“稀”,稀疏),铿(kēnɡ)尔,舍瑟而作(起身、站起来),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

子曰:“何伤(何妨)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mù)(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ɡuàn)者(成年人)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吹风)乎舞雩(yú)(求雨的祭祀仪式,伴以乐舞,故称“舞雩”),咏(唱歌)而归。”

夫子喟(kuì)(叹息)然叹曰:“吾与(赞成)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语气助词连用,相当于“罢了”)。”

曰:“夫子(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谦让),是故哂之。”

“唯(句首语气助词,无实义)求则非邦(国)也与?”

“安见(怎见得)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答案:①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

②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③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2.《齐桓晋文之事》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wànɡ)()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hé)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