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蛋白质和脂肪
B.蛋白质和糖类
C.脂肪和核酸
D.糖类和核酸
2.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
B.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C.高尔基体负责物质的分泌
D.溶酶体负责物质的吸收
3.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光解发生在:
A.光反应阶段
B.暗反应阶段
C.光合色素中
D.气孔中
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具有高效性
B.酶具有专一性
C.酶具有可逆性
D.酶在反应中被消耗
5.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由谁提出的?
A.沃森和克里克
B.艾弗里
C.赫尔希和蔡斯
D.格里菲思
6.细胞分化的实质是:
A.细胞形态的改变
B.细胞结构的改变
C.细胞功能的改变
D.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
7.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开始螺旋化
B.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C.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
D.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分裂
8.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只发生在雄性生殖细胞中
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C.减数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
D.减数分裂后期,染色体随机分配到子细胞中
9.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B.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
C.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
D.遗传密码子由三个碱基组成
10.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唯一途径
B.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C.基因突变都是有害的
D.基因突变是定向的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细胞膜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________中,暗反应阶段发生在________中。
3.酶的活性受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影响。
4.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由________和________通过________键连接而成。
5.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________,但________发生改变。
6.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________,核仁________。
7.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________。
8.遗传密码子共有________种,其中终止密码子________种。
9.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性、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三、实验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实验目的:探究不同条件下酶的活性。
实验材料: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溶液、温度梯度(如0℃、25℃、50℃、75℃)。
实验步骤:
(1)分别设置不同温度的实验组,每组加入相同量的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氢溶液。
(2)观察并记录气泡产生的速率。
实验结果: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
2.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蔗糖溶液、清水。
实验步骤:
(1)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放入蔗糖溶液中,观察细胞的变化。
(2)将细胞转移到清水中,观察细胞的变化。
实验结果: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
四、综合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题目:简述DNA复制的过程及特点。
解答思路:
概述DNA复制的基本过程。
然后说明DNA复制的主要特点,如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等。
可以结合实验验证DNA复制的过程。
2.题目:试分析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解答思路:
分别阐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指出转录和翻译的场所、原料、产物等。
说明转录和翻译之间的关系,如转录为翻译提供模板等。
五、解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题目:根据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分析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解析思路:
简述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说明实验设计中的控制变量和实验原理。
2.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