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期历史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B.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地方势力逐渐壮大。
C.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选拔官员更加公平。
D.明朝废除丞相,设立东厂,加强了皇权。
答案:D
2.关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铁犁牛耕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宋朝时期,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C.明朝时期,农业经济已经完全取代了手工业经济。
D.明清时期,农业经济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C
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陶瓷业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B.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的重要贸易通道。
C.明清时期,手工业经济已经完全取代了农业经济。
D.明清时期,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C
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代商业繁荣,市集遍布全国。
B.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明清时期,商业经济已经完全取代了农业经济。
D.明清时期,商业经济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C
5.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
B.道家思想在战国时期逐渐兴起。
C.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
D.明清时期,儒家思想逐渐衰落。
答案:D
6.关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端。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C.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A
7.关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C.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D.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完全衰落。
答案:D
8.关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
B.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
C.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逐渐衰落。
答案:D
9.关于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B.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D.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D
10.关于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56年,中国提出了“双百”方针,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B.1978年,中国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C.1995年,中国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了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D.21世纪初,中国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答案:D
11.关于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54年,中国颁布了第一部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1979年,中国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动了祖国统一进程。
C.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实现了香港的回归。
D.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政治建设的发展。
答案:D
12.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56年,中国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1978年,中国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C.1992年,中国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想,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D.21世纪初,中国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答案:A
13.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B.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C.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
D.21世纪初,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答案:A
14.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47年,关贸总协定成立,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B.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C.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D.21世纪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