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单选题
12023··
.(秋北京通州高一统考期末)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之为社会大变革时期,推动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
素是()
ABCD
.铁犁牛耕的使用.百家争鸣的出现.分封制的瓦解.各国变法图强
22023··
.(秋北京平谷高一统考期末)下图为春秋和战国时期形势图,哪组词最能概括当时的形势()
①天下共主②礼崩乐坏③战争频仍④民族交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2023··“”“
.(秋北京昌平高一统考期末)春秋时期,某一学派思想观念的核心是仁,这一学派主张克己复
”“”)
礼为政以德。该学派是(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
42023··“”
.(秋北京西城高一统考期末)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要
目的是()
A.剥夺和限制贵族的特权B.富国强兵,增加国家实力
C.巩固分封制维护宗法制D.建立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52023··,“,”,“”
.(秋北京高一统考期末)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
面。其背景包括
“”
①士阶层崛起②分封制开始实施
③私学出现④争霸兼并战争频繁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62023···“
.(秋北京高一统考期末)《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对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这则史料可用来说明
A.秦孝公的变法主张B.商鞅变法的成效
C.秦统一六国的过程D.商鞅的变法思想
第1页/共7页
72023··
.(秋北京高一统考期末)下图为侯马盟书中的一片。侯马盟书是春秋晚期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
间举行盟誓时用毛笔写在玉片上的约信文书,既包括加强宗族内部团结以打击敌对势力的内容,也有其
他卿大夫宣誓效忠赵氏的誓约等。该盟书反映东周时期的政治现象是
A.文明精粹,铁制工具广泛使用B.诸侯争霸,诸侯国数目减少
C.礼崩乐坏,卿大夫专权夺利D.文化繁盛,甲骨文已相当成熟
82023··“
.(秋北京石景山高一统考期末)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
”)
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一思想出自下列哪一位思想家(
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
92023··
.(秋北京丰台高一统考期末)以下是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叙述。其中②处表述的是
()
社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