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0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辽宋夏金元的文化.docx
文件大小:30.8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7
总字数:约3.47千字
文档摘要

PAGE1/NUMPAGES1

2020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一、单选题

1.(2020·北京昌平·高一期末)宋代的科技发明成果突出,其中被广泛应用于航海、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A.活字印刷术 B.火药 C.造纸术 D.指南针

2.(2020·北京昌平·高一期末)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科学家,他不仅设计和监制了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还编定了

A.《齐民要术》 B.《千金方》 C.《梦溪笔谈》 D.《授时历》

3.(2020·北京昌平·高一期末)北宋理学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思想

A.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B.确立了儒学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C.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D.明确了获得万物之“理”的方法

4.(2020·北京东城·高一期末)“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提出该思想的是

A.老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黄宗羲

5.(2020·北京通州·高一期末)南宋时,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山河破碎,政府偏安江南,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绘画作品的特色是

A.吴带当风 B.造型奇特 C.以形写神 D.残山剩水

6.(2020·北京平谷·高一期末)“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这一主张来自于

A.道家学派 B.佛教禅宗 C.朱熹的理学 D.陆九渊的心学

7.(2020·北京房山·高一期末)下表是某一位同学对中国古代历史人物进行的分类整理,其中处应填

类别

中国古代人物

第一类

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康熙帝

第二类

孔子

董仲舒

王守仁

第三类

李悝

商鞅

孝文帝

王安石

A.陈胜 B.张骞 C.朱熹 D.郑成功

8.(2020·北京朝阳·高一期末)北宋张载说:“圣人苟不用思虑忧患以经世,则何用圣人?”意思是说如果圣人之学不是为排除国家民族之忧患而立,那么,这种圣人之学是没有用的。其体现的主旨是

A.格物致知、探究天理 B.虚心求知、择善而从

C.学贵有用、经世致用 D.以德育人、博学精思

9.(2020·北京朝阳·高一期末)后人评价“有元一代制度,莫善于历”,其杰出贡献者是

A.沈括 B.毕昇 C.郭守敬 D.王祯

10.(2020·北京西城·高一期末)“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朱熹)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般取人呵,国家后头得人才去也!”材料反映出元政府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其目的在于

A.明经、进士科尊崇儒学

B.发挥儒学在巩固社会秩序和树立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

C.通过采取差别对待的民族政策,保障蒙古贵族的利益

D.尊崇儒术,使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二、材料分析题

11.(2020·北京昌平·高一期末)中华文明史上的两座高峰——唐、宋

宋代文化是唐代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唐代所建立的三省六部、科举、均田等制度,已经标志着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宋代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文官制度,中枢大臣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得以相互制衡。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简述宋代政治制度上“相互制衡”的表现。

(2)结合所学,从经济、思想、文学艺术、科技中任选两个方面,说明宋代在该方面的新发展。

参考答案

1.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使人类迎来了大航海时代,D正确;AC主要应用在文化领域,排除;火药主要应用在军事领域,B排除。故选D。

2.D

【详解】

元朝郭守敬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成《授时历》,测定一年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故答案为D;A是北朝贾思勰的农学著作,B是唐朝孙思邈的医学著作,C是宋朝沈括的科学著作,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3.A

【详解】

材料的意思是为天地确立起生生之心,为百姓指明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继承孔孟等以往的圣人不传的学问,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体现出理学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答案为A;B是汉武帝时期确立的,排除;C是朱熹的观点,排除;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4.C

【详解】

材料信息“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体现的是理学思想,提出该思想的是南宋的朱熹,故C正确;老子是道家开创着,故A错误;汉代的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学”,故B错误;黄宗羲提出反对君主专制,故D错误。

5.D

【详解】

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此时的现状是山河破碎,不复统一。反映此时的绘画主题是残山剩水,D正确;吴带当风是唐朝绘画的特征,A错误;造型奇特不符合“山河破碎”的特征,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