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29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遗传学知识的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这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内容
B.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表现型,属于性状分离
C.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无关
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2.学习遗传学发展史中前人的探究过程有助于我们建立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萨顿用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揭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C.艾弗里等人利用减法原理控制变量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利用放射性检测和密度梯度离心法证明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3.某植株株高和花色分别受B(高茎)/b(矮茎)和D(紫花)/d(白花)两对独立遗传基因的调控。已知含b的花粉的育性为50%,若基因型为BbDd的该种植株自交,则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A.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9:3:3:1
B.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12:6:4:2
C.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15:3:5:1
D.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15:5:3:1
4.利用下表提供的材料搭建双链DNA分子的平面结构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塑料片类别
碱基G
碱基C
碱基A
碱基T
磷酸
脱氧核糖
氢键
数量(个)
3
2
4
3
充足
充足
充足
A.最多可含有10个脱氧核苷酸
B.有游离的磷酸基团的一端为3端
C.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D.互补的G与C之间摆放3个代表氢键的塑料片
5.从某二倍体动物的组织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变异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统计如图甲,图乙是取自该组织中的一个细胞(仅表示出部分染色体)。下列对图中所示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A组细胞均无染色单体
B.B组细胞中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
C.乙细胞属于B组,A组细胞均次级性母细胞
D.C组中有一部分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6.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泰—萨克斯病(TS)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在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10000.下图是一个TS的系谱图,其中Ⅱ-3不携带致病基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所有遗传病患者都携带致病基因
B.Ⅱ-2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
C.人群中TS致病基因频率为1/100
D.Ⅲ-1和Ⅲ-2所生患病女孩概率为1/18
7.编码某蛋白质的基因有两条链,一条是模板链(指导mRNA合成),其互补链是编码链。若编码链的一段序列为5'—ATG—3',则该序列所对应的反密码子是()
A5'—CAU—3' B.5'—UAC—3' C.5'—TAC—3' D.5'—AUG—3'
8.图1、图2表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的噬菌体一定含有放射性
B.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为T2噬菌体的繁殖提供模板和原料
C.图2实验能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如果培养2代以上,乙处含放射性的噬菌体个数一定增多
9.下图表示DNA半保留复制和甲基化修饰过程。研究发现,50岁同卵双胞胎间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差异普遍比3岁同卵双胞胎间的差异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酶E的作用是催化DNA复制
B.甲基是DNA半保留复制的原料之一
C.环境可能是引起DNA甲基化差异的重要因素
D.DNA甲基化不改变碱基序列和生物个体表型
10.我国多个科研团队合作发现,位于水稻3号染色体上的Ef-cd基因可将水稻成熟期提早7~20天该基因兼顾了早熟和高产两方面特征。含Ef-cd基因的水稻的氮吸收能力、叶绿素代谢水平及光合作用速率均显著增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水稻的早熟和高产性状受Ef-cd基因和环境共同影响
B.Ef-cd基因可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水稻细胞代谢
C.Ef-cd基因的作用体现出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性状
D.应用Ef-cd基因培育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杂交育种
11.为探究细菌对四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将含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放置在涂满细菌的培养基平板上、观察并比较滤纸片周围形成的透明抑菌圈的大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对抗生素Ⅱ的敏感性大于对抗生素Ⅰ的敏感性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