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21分)
1.(6分)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与经典同行,可以A(涵养调养)性情,遇见美好。在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我们遇见秀气的小山和澄澈的河水,感受着文字中流tǎng的脉脉温情;在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中,我们遇见暴怒无常的儿子和淳朴热chén的母亲,见证了生命的B(蜕变延续);在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中,我们遇见了既沉默寡言又慷慨坚韧的牧羊人,发现了平凡者亦拥有伟大的灵魂……
(1)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汉字注音。
①澄澈
②慷慨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流tǎng
②热chén
(3)为文段中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A
B
2.(8分)诗文默写填空。
①曲肱而枕之,。,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②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诗人善解人意的朋友。
③《观沧海》中用山岛草木点燃烘托,表现大海生机勃发,欣欣向荣景象的句子是:,。
④《夜雨寄北》中写出诗人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句子是:,。
3.(3分)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傍晚时分,我在人家的路边瞎转悠,村庄安静,。为它们骨子里有着相同的性情,都是憨厚朴实的。
①夕阳远远地抛过来,石自在,花自在。
②石头垒的篱笆墙上,牵一些扁豆花,紫蝴蝶一样的。
③心里面陡地温暖起来,哪里的乡下,看上去都让人觉得亲切,不疏远。
④墙根处,开满波斯菊,活活泼泼地占尽绚烂,红红,黄黄。
A.②④①③ B.①②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②③①
4.(4分)根据材料,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费曼学习法,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提出,被称为“世上最高效学习法”。该方法的步骤大致如下:首先,确立你想要学习的知识,对知识进行归类、解构、对比和筛选,理解要学习的知识。然后,用最简单的语言向他人讲解这些知识。如果在讲解过程中发现自己有卡壳的地方,就进行回顾和反思,深度分析知识。最后,通过简化吸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内化知识。费曼学习法的核心就是用教别人的方式来帮助自己掌握知识,输出倒逼输入,通过输出完成简化吸收,从而学全学透,实现高效学习。
①
②
第二部分(49分)
5.(6分)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红日西沉,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
D.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谈谈本诗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6.(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乙
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①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
②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
③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②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述而》)
【注释】①弟:同“悌”。尊敬兄长。②耻:以……为耻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三省吾身
③不逾矩
(2)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断三处。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3)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