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四十二中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共26分)
1.(5分)请根据原文填空。
(1)夜阑卧听风吹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4),不舍昼夜。(《论语》)
(5)“”,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朱自清《春》)
2.(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粗犷(kuàng)收敛(liǎn)喉咙(lóng)狡黠(xié)
B.憔悴(qiáo)匿笑(mì)霎时(shà)贮蓄(zhù)
C.企盼(qǐ)黄晕(yùn)侍弄(shì)蜷伏(quán)
D.着落(zhuó)应和(hè)棱镜(léng)惩戒(chěng)
3.(2分)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绝别遮蔽混为一谈截然不同
B.静谧酝酿怪诞不经翻来复去
C.流转吝啬拈轻怕重大相径庭
D.云宵分岐神采奕奕恍然大悟
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到国歌声响起,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就油然而生。
B.篷船顺流急驶,有如奔马,直奔屹立在河中的蛮石,那场景真是骇人听闻。
C.面对记者们咄咄逼人的追问,北约发言人先是闪烁其辞,继而哑口无言,拂袖而去。
D.“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5.(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搞四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挥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C.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D.这座公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设施齐全,是群众娱乐休闲的好地方。
6.(3分)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什么叫“经”?经就是恒常。什么叫“典”?典就是模范。经典就是“恒常的模范”。
②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③今天阅读经典,是以此帮助我们思考人生,获得智慧
④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⑤所以,我们读书,就应该挑最好的读。最好的书是什么呢?是经典。
A.③①②④⑤ B.②①⑤③④ C.②③①④⑤ D.②④⑤①③
7.(3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令堂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C.《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
D.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8.(3分)班级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在“经典好书推荐”活动环节,介绍给同学们吧。
9.(3分)下面对《朝花夕拾》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原书名《旧事重提》。其中《<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B.《朝花夕拾》塑造了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现出作者对他们的深切怀念之情。
C.《五猖会》中父亲强迫背书,给年幼的“我”留下心理阴影,揭示了封建家长制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五猖会》写的都是鲁迅的童年生活。
第二部分阅读。(共34分)
10.(5分)阅读诗歌《观沧海》和《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1)下面对《观沧海》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诗通过写作者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描写海水和山岛,山岛是动态,两者相互映衬。
C.“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磅礴气势。
D.诗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
(2)《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