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0分)
1.(5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面对吹来的风,小镇的承受能力远不如村庄,意志力较差的小镇往往被风刮得一片狼藉。离开村庄的人学会了_____,高高挂起,他们拒绝风的(bàifǎng),关上窗户,缩在屋里,因为风是村庄的呼吸,他们把(kuàngyě),把大地、树木、河流、山川都交与风,任风在它们的身体上作画,风一吹,树木就长出嫩绿的叶子,花就开出各色的花朵,大地上的草绿了
(1)给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①狼藉
②嫩绿
(2)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bàifǎng)
②(kuàngyě)
(3)在上面文段横线空缺处,填入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
2.(6分)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
(1),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目风雨大作?其二》)
(2)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3)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
(4)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非学无以广才,”两句,将立志,学习,告诉我们要志存高远,勤学成才。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两句,对仗工整,既写出了江面开阔的景象
3.(3分)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小语的参赛作文写好后,去请王老师帮助修改,于是他把作文放在王老师的办公桌上,并留言:“王老师,现放在您桌子上,请您在百忙之中予以指正
4.(6分)同学小文抄录了一副对联:诗文馨香漫乡里,桃李天下绽芬芳,请帮决下列问题。
(1)小文想知道上联中“馨”字的读音。你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部,再查画,查到这个字读“xīn”。
(2)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小文还查到“漫”学有以下义项,你认为该字在这副对联中的意思是
A.水过满,向外滥
B.充满,遍布
C.不受拘束
(3)小文不知道这副对联与哪种职业有关,你告诉他这副对联与这一职业有关。
第二部分阅读。(50分)
5.(5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夜雨寄北》中,李商隐由眼前的情景而产生想象;《邯郸冬至夜思家》中,白居易由在邯郸客栈中过节的情景而产生想象。
(2)两诗中,李商隐和白居易虽所处的时间、环境有所不同,但抒发了相同的情感之情。
6.(1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②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③而不求偿。主人怪④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
【乙】
??陈际泰,临川人,家贫,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⑤人窃诵。从外兄⑥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⑦,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则携至田所,踞高阜⑧而哦⑨,遂毕身不忘。
(节选自《明史》)
【注释】①不逮:烛光照不到。②邑人:同乡的人。③佣作:做雇工。④怪:对……感到奇怪。⑤屏:躲避。⑥外兄:表兄。⑦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⑧阜:土丘,⑨哦:吟咏。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衡乃穿壁引其光
吾穿井得一人(《穿井得一人》)
B.时取旁舍儿书
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C.不能从师
一狼仍从(《狼》)
D.遂毕身不忘
遂成枯落(《诫子书》)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②父见之,怒,督往田。
(3)甲文中的匡衡“遂成大学“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4)乙文中的陈际泰求学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7.(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麦不急
陈莉
??①华北的小麦成熟期一般在六月间,春夏之交的当口。每年春天,我都为地里的小麦操着心。这里的春天总是令人心慌。初春,人们冬服着身,一边是柳枝由枯瘦僵硬变得青绿绵软。仲春,阳光炙烤大地,年轻人竟嗅到了夏天的气息,第二天,天气又调皮地变冷,好不容易熬到晚春,天气也是忽冷忽热的,让那些期望穿上花花裙子在风中飘逸翩飞的女子,时而欢欣时而忧虑。
??②每年春天,从地里拱出第一丝绿意开始,每一场春雨都让我的心里甜